2021年10月,我国首届全国行星防御大会在广西省桂林市召开。由于近地小行星的“造访”、“飞掠”事件愈发受到业界关注,也为了推动我国行星防御领域更快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大会旨在组织相关专家研讨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应对的相关前沿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发展。
2021年12月,科幻讽刺喜剧电影《不要抬头》上映,该片讲述了当代美国政府在面对一颗如喜马拉雅山般大小的彗星撞击地球的天文危机时所做出的一系列荒诞的应对举措,讽刺了当代美国社会所存在的各式乱象与问题。今年初,作为一部科幻类电影,该片还罕见地获得了本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提名。
* 电影《不要抬头》剧照
今年3月,经典科幻灾难片大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科幻新作《月球陨落》在国内上映,影片讲述了地球的卫星——月球偏离轨道后即将陨落所引发的一系列灾难与人类的自救,再次展现了他在《后天》《独立日》《2012》等一系列灾难片的成熟功底。
今年4月24日,也是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向外界披露:“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一时间,网络上便有不少科幻迷惊呼,难道《三体2:黑暗森林》中的“行星防御理事会”(PDC/Planet Defence Council)就要成为现实了吗?
在科幻作品中,天文风险这一题材无疑是一众启示录末世流科幻作品最为青睐的一个,涉及彗星、近地小行星等外太空天体所引发的天文灾难与人类自救的故事,对于资深幻迷而言想必也是如数家珍:
小说如凡尔纳《太阳系历险记》,H.G.威尔斯的《星》《彗星来临》,阿瑟·克拉克的《星》《遥远的地球之歌》,拉里·尼文和杰里·波奈尔的《撒旦之锤》,格雷格·贝尔的《移动火星》,玛丽·罗比内特·科瓦尔的《计算群星》,刘慈欣的《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何夕的《天年》;
电影如《世界木日》《天地大冲撞》《彗星来的那一夜》《忧郁症》,以及前面所提及的《不要抬头》《月球陨落》都或多或少为我们带来了各种启示;而在现实中,一些研究表明,距今约6500万年前,正是一颗富含铱元素的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导致了地球曾经的统治者——恐龙的灭绝......
人类如何防御近地小行星来袭?
科幻人眼中的行星防御工程会是怎样?
科幻中的天文灾难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科幻中的天文风险?
5月28日(周六)下午14:00,第159期青稞沙龙,我们将邀请4名科幻作家、编辑,从科幻作品中的各类天文风险带给我们的启示出发,探讨我国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这一事件,并延展讨论人类如何科学应对、规避天文风险等议题,拓宽公众对外太空天体的进一步认知了解,重置我们对天文风险的科学看法。
【青稞沙龙第159期】
地球之盾——人类如何防御近地小行星来袭?
(1)主办单位:中国数字科技馆
(2)活动时间:2022年5月28日(周六)14:00-16:00
(3)活动形式:线下活动+线上直播
(4)活动地点:方所成都店(成都市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成都远洋太古里M68-70号)
(5)线下活动报名(免费)
嘉宾简介
谢云宁
中国当代硬科幻代表作家。半导体行业电子工程师。第32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获得者。
代表作:《穿越土星环》《宇宙涟漪中的孩子》《超频交易商》《深度撞击》等
分形橙子
科幻作家,1999年开始接触《科幻世界》,硬核资深骨灰级幻迷,大学时任华中科技大学科幻协会会长,有多年海外工作生活经历。短篇小说《提托诺斯之谜》获得第31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赞神的宫殿》获第二届冷湖奖中篇二等奖,短篇科幻小说《触不可及》获第五届晨星·哩扣哩扣交叉叙事最佳小说奖等。
代表作:《提托诺斯之谜》《忘却的航程》
拉兹
科幻世界副总编,《科幻世界》杂志主编。四川省科幻学会秘书长。第26届“银河奖”最佳科幻编辑奖得主。
主持人:陈曜
科幻世界杂志社图书部副主任、四川省科幻学会副秘书长
在中国数字科技馆官网,可收看直播哦!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