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罗杰·彭罗斯,“因为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有力预测”;另外一半授予德国天体物理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和美国天文学家安德里亚·格兹,因为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的致密天体。
100多年前,在诺贝尔奖设立之初,物理学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科,在诺贝尔本人设立五大奖项的遗嘱中,最先提到的也是物理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及光物理。与此前大热的预测结果不同的是,今年天体物理再次摘得桂冠。这是过去五年中,天体物理成果第三次得奖了(除今年之外,还有2015年的中微子振荡以及2017年引力波的发现)。
过去一百多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见证了人类百年的探索领域,从脚下的这颗星球,到头顶的这片星空,人类在对宇宙的探索之路上,从未停止过脚步。
于是,11月29日(周日)下午14:00,中国数字科技馆主办的「青稞沙龙」系列活动第153期,我们邀请到了技术派硬核科幻作家、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谢云宁,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物理及天文专业博士、成都理工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讲师罗瑞博士,知名青年科幻作家、银河奖最佳新人奖得主王诺诺,来一场脑洞之间的高能碰撞。
为什么诺奖屡屡颁给天体物理?
人类为什么要不停地探索太空?
科幻作品是如何推动人类想象力的?
宇宙学和系外行星,对人类认识宇宙有什么意义?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你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青稞沙龙第153期·
穿越宇宙的一百种方式
——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谈起
活动时间
2020年11月29日(周日)14:00-16:00
主办单位
如何观看
或搜房间号:1371010
【观看方式三】
通过直播地球APP观看
【观看方式四】
通过中国数字科技馆百家号观看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