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902_858913_taonews.html
首页  >  兴趣圈  >  你好星空

《寻找外星人》37、美国何时派宇航员登陆火星?

寻找外星人-37.mp3(你好星空) 0:00/0:00
曲目数: 1 | 最新发布时间: 2020-11-02 09:50:49
分享到:
简介:
 火星在几个方面都与地球相似。例如,火星上的一天只比24小时长一点儿;火星也斜着身子绕太阳转,而且倾斜的角度只比地球大一点儿,所以火星上也有四季变换。更重要的是,在经过多次、长时间的探测后,科学家们基本上确定,火星上曾经拥有丰富的水。有水存在,就适合生命生存。于是,一些科学家便提出方案,改造火星环境,使它成为第二个地球,而后,人类便可移民火星。 
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1世纪30年代将宇航员送往火星。与阿波罗登月计划一样的是,开创人类探访外星球的历史,首次踏上地球以外的行星土地。与阿波罗登月计划不一样的是,不只是短暂探访,而是要长期居住。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上月面的第一句话是:"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全人类来说,这是一次巨大飞跃"
 
火星已经成为人类探索太空要迈出的下个“一大步”。要实现成功登陆这颗红色星球,还有许多“小步”要完成。
2017年5月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政策和计划事务的副局长格雷格•威廉斯(Greg Williams)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人类登陆火星”峰会上公布了载人登陆火星系列准备计划。计划包括4个阶段:
0阶段——现在:继续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研究和测试,解决深空探索中所面临的挑战。评估月球资源的潜力。制定标准。
1阶段——从现在到21世纪20年代:进行月球轨道飞行,建造“深空之门(Deep Space Gateway)”空间站。开始组装“深空运输机(Deep Space Transport)”。
2阶段——21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建成“深空运输机”,并在月球轨道进行一年的载人火星模拟飞行,以判断其能否胜任往返火星系统的1000天载人飞行。
3和4阶段——2030年之后:开始持续地前往火星系统和火星表面的载人长途飞行。
 
北京时间2018年2月7日凌晨,一个名叫星际先生(starman)的全副武装的人体模型,坐在一辆红色特斯拉(Tesla)跑车内,跑车仪表盘上写着别慌(Don’t panic),成功地在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推动下,奔向火星。虽然很快报告,它偏离了火星轨道,将飞向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带行星带,但全世界的目光还是都投向策划并实现这一非凡壮举的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他于1971年6月28日出生于南非,拥有加拿大和美国双重国籍,创立并领导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相信未来人们不只满足于居住在地球上,而是成为多行星生活者,早就向全球公布了他们公司的大胆计划:在将来40至100年里,把100万地球人送上火星。
 
带电粒子虽然十分微小,却对宇航员的影响非常大。NASA的人体研究项目正在对这些粒子进行研究,解决人类前往火星探索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宇宙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太空中的辐射与地球上的辐射不同,有更大的危险性。地球上空的国际空间站虽然还在地球的磁场保护范围之内,但空间站中的宇航员经受的辐射要比地面强10倍。
太空辐射是人类去火星的最大威胁因素之一,为此有人反对派宇航员登录火星。但现在情况有了变化,美国宇航局正在研发特别技术,保证宇航员安全到达这颗红色星球,返回地球后还可以健康地生活。
美国宇航局开发了多种设备探测太空辐射,搭载在好奇号火星车上的辐射测量器(RAD)可以 测量火星表面的辐射情况。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评估各种材料,以便找出可用于火星车、宇航服的防辐射材料。
 
如果人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登陆火星,那么不仅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解决宇航员团队如何成功合作的问题。
著名的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发表了研究论文:《长期太空任务中的团队合作:走向极端》(Teamwork and Collaboration in Long-Duration Space Missions: Going to Extremes) ,指出:团队合作在所有太空任务中都很重要,而对于去火星这样的长时间任务更加至关重要。因为宇航员们要一起挤在狭小空间中2、3年,与地球通话还要延迟45分钟,所以,选择具备如下心理素质的宇航员是成功开展团队合作的保障。
情绪高度稳定、乐观、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新事物、有责任心、不气馁、适应能力强、性格不太内向也不太外向、喜欢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最好有一定的幽默感,这样能缓解紧张情绪。
与地球通信有长时间的延迟,意味着不能及时得到来自于地球的帮助,所以,遇到问题后,宇航员们必须有自主决策能力,需要宇航员们建立起共同的目标、信任、沟通模式,以帮助避免有可能发生的摩擦和冲突。
 

专辑里的声音
寻找外星人-37.mp3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