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年男子正蹲在地上,与几位当地居民亲切交流。他身着白色衬衫,戴着眼镜,看起来非常专业和认真。这位男子就是我国著名土壤学家赵其国院士。

1965年,赵其国(右1)在援助古巴时为当地民众讲解土壤知识(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赵其国院士长期专注于土壤科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为土壤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行为充分展现了科学家严谨求实、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01.向隐性饥饿说“不”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赵其国曾言,他多年专注于土壤环境和农业生态的研究,只为解决老百姓在不同阶段的吃饭难题。
他目睹并亲身参与了中国农业“三步走”的历程:第一步,从北大荒到黄淮海,推动高产农业的发展,解决“吃饱”问题。

玉米青苗(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第二步,践行“洁土净食”,促进绿色农业的进步,达成“吃得安全”的目标。第三步,则是大力发展功能农业,让人们“吃出健康”,解决“隐性饥饿”问题。
在健康饮食成为潮流的当下,网络热词“隐性饥饿”悄然走红。它揭示了看似丰盛的食物背后,营养不均衡的尴尬现实。

粮食接力赛(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隐性饥饿,是指人体虽然摄入足够的食物能量,但缺乏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导致身体机能受损。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隐性饥饿问题更为严重。
赵其国院士致力于土壤改良,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他长期开展品种改良研究,成功培育出一系列富含微量营养素的新品种。
02.技术输出,助力友邦农业“逆袭”
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中国逐步开启了对外提供技术合作与援助的进程。众多科技工作者纷纷奔赴亚非拉各地,通过援建生产项目、供应科技资料、进行技术合作以及开展人才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实施援助。
1964年,赵其国任驻古巴专家组组长,他助力当地农业实现“逆袭”,改善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
4年中,赵其国主持完成了14.5万平方公里古巴国土调查,编写了古巴第一部《土壤》,在当地“圈粉”无数。

友谊港防波堤工程施工图集(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这是一组我国科学家援外时的图纸,也是中非友好合作的见证。
20世纪70年代,中国援助非洲坦桑尼亚建设友谊港的过程中,科学家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特点和海洋环境,确保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他们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坦桑尼亚政府和人民的广泛赞誉,也为后来的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友谊港已经成为坦桑尼亚重要的港口之一,为该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持。
03.功能农业:从0到1
赵其国院士于2008年首次提出“功能农业”概念,是指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产品含有更多的有益健康成分,如硒、锌等微量元素。此后,赵其国和尹雪斌等专家共同推动了功能农业从“从0到1”的发展。

农田(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赵其国认为,功能农业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农业发展阶段,主要目标是解决人们“吃得健康”的问题。
为推动功能农业发展,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应运而生。该联盟集聚了全国的功能农业科研平台、龙头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功能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功能农业当前面临众多问题。其一,功能农业并非仅涵盖硒产业,硒产业的“一枝独秀”恰好表明功能农业在发展中呈现出区域和品种的不均衡。其二,功能农业还存有基础模型与方法学研究不足、标准体系尚未构建等情况。
赵其国院士一生致力于土壤地理学研究,为解决隐性饥饿问题付出了巨大努力。让我们铭记赵其国院士的丰功伟绩,携手努力,为消除隐性饥饿、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职业经历:
赵其国,1930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地理学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常务理事、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等职。
本文来自: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