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626_51675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科技馆里的中考题  >  节点1

2017北京中考物理题之——洛阳桥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2017年中考如期而至,其中北京市物理试卷中出现了几道考题,跟中国科技馆里的展品息息相关,现在就带大家来看看这几件展品到底是什么,你与学霸的分差,可能就差了来到中国科技馆的距离,快来看看吧!

考题:第4243题:

展品:“华夏之光展厅”——洛阳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桥长1200米,桥墩四十六座,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洛阳桥的修建由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从公元1053年至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钱一千四百万两才建成。整个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寰宇。在建桥过程中,我们的先祖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为了巩固桥基,他们还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蛎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另外由于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古人就采用浮运架梁法。他们利用海潮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他们非凡的才智。它的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十分有利于分水。

洛阳桥的建成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曾盛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扫码查看展品H5详细介绍)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zhaozheng]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70626_51675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