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属

本展项包括展墙和展示台两部分。静态陈列,配合展板介绍货币金属的性质。静态陈列包含两个部分,背景板经典金属货币等物品陈列,展示实物货币金属的发展历史和陈列部分货币文物;同时,分析不同金属货币中的各金属的含量。展台展示金属货币构成的建筑等艺术品。

马克思说:“货币天然不是黄金,黄金天然是货币。”

在人们将货币的职能赋予金、银、铜这类贵金属之前,还用过贝壳、羊皮、甚至盐作为一般等价物,但显然这类物品都有很多先天的缺陷,难以成为普遍意义上的货币。

相比贝壳、羊皮等物品,金、银、铜具有很多优越的特性。这些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少,但又不至于难以找到,且化学性质稳定,能够以单质形式长期保存,同时,作为金属,它们便于携带和分割,再加上外表美丽,自然得到了人们的推崇。

正是价值高、易于保存、便于携带、容易分割与计量这些特性,导致了金、银、铜非常适合充当货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货币基本都是用铜、银和金来制造的。

事实上,随着金和银变得越来越贵重,它们最终从流通的硬币中消失。你知道今天的硬币中包含哪些金属吗?

刀币:主要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一般含铜仅有35~45%,有时铅、锡含量多达45~58%,品质较好的经检测含铜量为70%左右。

秦半两:材质主要为青铜(铜锡合金),自秦惠文王二年兴起至秦始皇一统天下,是中国最早的全国通行之法定青铜货币。

汉五铢:始兴于汉,沿用至唐初,历经700多年。五铢钱重五铢(3.25g),上有“五铢”二字,故名。材质为铜铅锡合金,一般铜的比例占七成不到,铜比例越少,颜色越发白。

开通元宝:唐代货币,主要材质为青铜。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俗称“袁大头”,中华民国时期货币,成色银九铜一,始铸于民国三年,标准重量为七钱二分(26.5g左右)。

人民币硬币:第五套人民币硬币分1角、5角、1元三种。1角硬币材质为铝合金(2000年发行)或不锈钢(2005年发行)。5角硬币材质为钢芯镀铜合金;1元硬币材质为钢芯镀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