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去太空干什么?最初,载人飞行属于国家任务,执飞者也都是职业航天员——其中绝大部分为职业军人出身。这一切合情合理,因为在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早期,太空飞行对人的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各方面要求是远超常人的。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同时也是顶级空军飞行员,
他背后是彼时NASA神秘的超高速X-15飞机|来源@NASA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成熟和载人航天器的升级发展,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美国、俄罗斯到中国,科学家、工程师、高校教师等科研工作者开始进入航天员队伍。对于更多只想到太空玩玩的普通人,他们还有机会吗?
答案当然是:有!
第一位想要上天玩儿的太空游客叫蒂托,曾经是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后来离开NASA,从航天工程转向投资管理。蒂托的太空旅行梦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然而,当他到约翰逊航天中心接受国际空间站美国部分的训练时,NASA却无情地拒绝了——当时,NASA官方压根儿就不接受太空游客。还好,在美国的太空旅游公司Space Adventures的安排下,蒂托成功加入联盟号TM-32任务乘组,于2001年4月28日发射升空,两天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蒂托为期7天的太空之旅玩得怎么样?后来接受BBC采访时,他是这样回忆的:
“8分钟50秒,在经历最后的3个G超重之后,发动机关机,进入失重状态——整个飞行中,这是最美妙的时刻。在身体精疲力竭的时候,你突然失去了重力,机舱里挂在绳子上的铅笔也开始漂浮……我从窗口往右望,可以看到黑暗的太空和地球的曲线,我当时的那种兴奋,此生再也无法复现。对我来说,这是一个40年的目标。通常,生活中要实现一个目标的过程是缓慢的,但就在那一瞬间,我的目标实现了。”
“国际空间站里已有三位宇航员。他们好久没怎么见过地球人啦,一见到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欢迎……在国际空间站里看地球更美。穹顶舱的地板对着地球,而另一侧的窗口能看到地球的边缘——我在两种景色之间切换,每天乐此不疲。”
2001-2009年,共计有7名太空游客8次进入国际空间站。他们为每次飞行支付的费用为2000-4000万美元。
2001-2009年国际空间站太空游客一览|来源@爱太空
此后,私人进入太空的窗口一度关闭。2019年6月,SpaceX载人龙飞船即将打破俄罗斯垄断国际空间站人员运输局面之际,NASA宣布,国际空间站这一目前人类最大的在轨飞行平台再次向太空旅游业开放。今年3月,四名太空游客将乘坐龙飞船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展为期10天的太空旅行。
从亚轨道飞行到轨道飞行,商业载人航天器的出现让太空旅游有了更多选择。
蓝色起源的商业载人航天|来源@blue origin
蓝色起源和维珍银河,都是致力于低成本亚轨道旅游的公司,拥有自己的载人亚轨道飞行系统。维珍银河的乘客能够抵达80多公里高度的太空边缘,每张“船票”45万美金。蓝色起源的飞行高度则达到了100公里的卡门线之上,票价尚未公布,但目前以拍卖方式购买优先飞行机会的成交价已高达2800万美金。除了地球之上看风景,二者提供的失重飞行体验时长大约都是三四分钟。
维珍银河的商业载人航天|来源@virgin galactic
全球商业航天最成功的一定是SpaceX了。依托其成熟的载人龙飞船和即将投入使用的星际载人飞行器,他们一手承担国家任务,送NASA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另一手抓商业飞行,提供从地球轨道到月球轨道的旅游线路:
——2021年9月,代号“激励4”(Inspiration 4)的四人任务完成了绕地环游三天的飞行。亿万富翁贾里德·伊萨克曼买单的这次飞行是历史上首个全部由非职业航天员组成的轨道飞行任务,其中一位曾经是骨癌患者的成员身体里带着假肢上天。
——2023年,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将乘坐SpaceX的巨无霸运载器星舰进行环月飞行……
SpaceX的商业太空飞行|来源@SpaceX
当然,无论轨道飞行还是亚轨道飞行,这些号称“普通人”、“平民”的太空旅游项目仍然昂贵。但是,不要低估商业航天的能力,它们是真正可能把航天带入普通人生活的重要力量。随着更多从业者进入这一领域,太空旅游的价格一定会逐渐降低。或许几十年后,人类进入太空就像今天乘坐飞机进入天空一样简单。
参考文献:
[1]罗渠. 美国商业载人航天项目最新进展[J]. 2022(3).
[2]江山. 商业载人航天:从探索太空到投资太空[J]. 太空探索, 2021(10):7.
责任编辑:王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