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载人航天的辉煌历史中,刘洋的名字熠熠生辉。她作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经历了诸多挑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中国航天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逐梦苍穹的两次征程
2012年6月16日,刘洋搭乘神舟九号开启了首次太空之旅,浩瀚宇宙首次迎来了中国女性的身影。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仅是刘洋个人的荣耀,更为中国女性在航天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填补了女性航天员的空白。
航天员刘洋安全顺利出舱
2022年6月5日,她再次踏上征程,乘坐神舟十四号飞船飞向太空,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航天传奇故事。在神舟十四号为期6个月的太空驻留期间,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共同完成了3次出舱活动,创造了一次飞行任务3次出舱的纪录。她与队友还共同完成了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同时,刘洋及同事还在空间站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在轨期间,神州十四号乘组迎接了 2 个空间站舱段、1 艘载人飞船、1 艘货运飞船的来访,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型基本构造组装,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也被称为空间站任务实施以来的“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
刘洋在问天实验舱迎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
此外,神州十四号乘组人员还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交接班,见证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的世界纪录等众多历史性时刻。在任务间隙,神舟十四号乘组进行了 1 次 “天宫课堂” 太空授课,这种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太空探索的热情。
谈及两次飞天任务的感受,刘洋说,“这十年恰好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的第二步和第三步。从‘神九’到‘神十四’,从‘一室一厅’的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到‘三室一厅’的中国空间站,是跨越式发展的十年,充满骄傲和自豪。”
学术与航天的双重璀璨
刘洋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成功完成航天任务,还体现在她自身的成长与个人发展中。在这十年里,她当选全国妇联副主席,成为清华大学博士,获聘“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刘洋做客“改革开放 巾帼力量”网络访谈
在神舟十四号与东盟国家数百名青少年的 “天宫对话” 中,她耐心地向青少年解释女航天员的训练标准的相关问题,传播了航天知识,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到航天事业的魅力和背后的艰辛。此外,刘洋还参与了《中国诗词大会放映室》节目,讲述诗词中的星辰大海,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航天紧密结合,激发了人们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首位女航天员所面临的挑战
刘洋作为首位女航天员,一路走来十分不易,她的经历也反映了女性航天工作者的艰辛。在航天员选拔方面,标准极其严苛,想成为航天员需要满足身体、心理及技术等多方面要求。由于空军中女性飞行员基数相对较低,这使得能够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为航天员的女性数量有限。
和男航天员相比,女航天员在体力方面难免有差距。在太空中,虽然失重状态下会减少体力劳动的需求,但在执行如太空行走、设备维护等高强度体力任务时女性航天员会面临更大挑战。其次,空间站注定无法为航天员提供与地球上一样的隐私,而当女性航天员在太空中遭遇生理期时,她们也无法正常使用太空马桶,因为尿液回收实验系统并不能够专门处理女性生理期排出的血液。同时,女性生理期排出的血液与正常尿液混合之后,就无法制取还原水了。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刘洋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投身于航天事业。同时,也让社会更加关注女性航天工作者的发展,为她们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女性像刘洋一样,在航天这片浩瀚的星空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共同创造未来人类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部分信息来源于光明网、国际在线等
(科学性审核:李良,中国空间学会科普与教育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