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只特殊的钟,它没有钟摆的摆动,也没有秒针的滴答声,它静静地存在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内精准地记录着时间的流逝。这只钟,就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太空中进行科学实验的空间冷原子钟,一个颠覆了传统钟表形象的科技奇迹。
空间冷原子钟
什么是空间冷原子钟
没想到吧?这个黑匣子就是空间冷原子钟,除了外形与传统钟表形象差异很大,在功能上,它与传统钟表也有所不同。这种时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原子在超低温下的规律振动来测量时间,其精确度远高于传统的机械钟表或石英钟。空间冷原子钟与传统手表相比,它不受机械磨损的影响;与传统原子钟相比,它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运行,微重力对原子振动频率的干扰非常小,能有助于实现更高的时间测量精度。
空间冷原子钟得以精确计时的秘诀就在于它将激光冷却技术与空间微重力环境进行了结合,一方面得益于太空中“天宫二号”的“微重力”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自身的激光冷却技术。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通过激光冷却技术使得原子能做出超慢速的匀速直线运动。譬如,对于铯原子气体,激光冷却能将其温度降至接近绝对零度。在这个温度下,原子的热运动几乎被完全抑制,它们变得异常安静和稳定,这极大地消除了原子热运动对原子钟性能的影响,所以原子在空中振动的非常规律。之后,科学家们通过一种叫做晶体振荡器的设备来放大这个振动,从而就能实现高精度的时间测量。我们分毫不差的“北京时间”就是由原子钟组,包括铯原子喷泉钟、氢钟、铷喷泉守时钟等所测定的时间通过加权平均后发出的,它被安置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地下一层,工作人员通过这个时间测量系统,就能够分毫不差地将“北京时间”同步给全国。
中国空间站在太空
为什么需要空间冷原子钟
由于地球自转逐渐放缓,这就意味着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世界时并不完全均匀。但在现代卫星导航系统中,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误差就会导致0.3米的定位误差。“在精确打击时代,原子钟的作用不亚于原子弹。”。精密的时间测量不仅是一国时间频率科学先进与否的战略资源,更是国家主权的彰显。
太空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在这里,精确的时间测量成为我们探索宇宙基本规律的钥匙。从验证广义相对论到寻找暗物质和暗能量,每一项发现都可能改写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再者,随着深空探测任务的不断推进,无论是前往月球、火星还是更远的星系,精确的时间测量都是确保探测器按照预定轨道飞行、完成任务的关键。它如同太空船上的导航系统,指引着人类探索的脚步。
高精度的计时在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它对于验证广义相对论、探索物理定律的普适性(例如,通过精确测量来检验光速在不同条件下是否保持不变)、以及监测原子物理常数(如普朗克常数h)是否随时间变化等课题至关重要。在技术应用领域,时间的精度同样重要,例如,高铁的调度系统依赖于秒级的精确时间来确保列车安全运行;广播电视行业需要毫秒级的精度来控制节目的准时播放;4G通信网络的基站同步也需要这样的精度来保证通信顺畅。
太空中的精密时间测量不仅是一项技术需求,更是人类探索宇宙、理解自然法则的重要工具。随着我们对太空的探索不断深入,对时间的精确测量将变得更加关键,而空间冷原子钟的出现将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精确、更加广阔的宇宙时代。
空间冷原子钟在GPS和其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的作用
高精度时间测量是现代科技社会的基石之一,它在科学研究、工业应用、交通运输、通信技术乃至国防安全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时间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推动了时间测量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北斗卫星导航模型
空间冷原子钟不仅能够提供精确的时间标准来校准卫星上的其他时钟,还能够通过精确的时间测量来计算卫星信号在大气中的传播延迟,进而对这些延迟进行校正,从而进一步提升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空间冷原子钟”实验项目的成功还将为多种技术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例如,空间超冷原子物理、空间冷原子干涉仪、空间冷原子陀螺仪等,并且也会在深空探测、引力红移、引力波探测、基本物理常数测量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和基础科学发展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空间冷原子钟的成功运行,不仅标志着原子钟和时间基准发展历史上的一次新突破,而且对于基础物理普适性、空间科学、守时等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空间冷原子钟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推动了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也为探索宇宙奥秘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内容综合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等
(科学性审核:闫昊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