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823_922558_taonews.html
资讯
首页  >  专题活动  >  第六届辅导员大赛  >  通知公告

第六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 安徽赛区选拔赛实施方案

来源:

第六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

安徽赛区选拔赛实施方案

为落实《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的通知》(科协办函普字(2019)53号)要求,规范开展第六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组织实施工作,现依据《第六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章程》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大赛宗旨

本次大赛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旨在选拔全省优秀科技馆辅导员参加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决赛,并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促学,提高科技馆辅导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科技馆展览教育工作水平和服务公众能力,促进全省各地科技馆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锻炼培养科技馆展教人才队伍,引领带动全省科技馆更高质量发展。

二、大赛时间

2019年8月24日—25日

三、比赛地点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合肥市高新区天乐路8号)

四、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五、组织机构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作为主办单位,负责牵头总揽本次比赛,审定大赛方案,把关经费使用,指导、协调、监督大赛的组织实施。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作为承办单位,负责大实施方案的拟定与上报,大赛整体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各有关单位的协调联络,本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选手选拔推荐等。为进一步细化分工,下设赛事组织组、评审工作组、宣传接待组、综合保障组等四个工作组,分别负责具体相关业务。

(一)赛事组织组

职责:负责赛事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和有关联络、协调工作。

1.大赛通知和方案的拟定、印发;

2.联络大赛参赛单位,印发通知,收集参赛信息;

3.与决赛组委会协调沟通;

4.大赛议程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大赛开、闭幕式活动策划、组织;

5.比赛现场的协调、服务工作;

6.领导发言材料的撰写;

7.大赛经费管理及文档收集。

(二)评审工作组

职责:负责审议赛事评审方案,邀请评委专家,做好评审服务工作。评委人选由举办方确定,暂定7人,由4位科技馆专家、2位学校科技教师、1位科技辅导员组成。

1.聘请专家评委;

2.预备会议安排;

评委、领队沟通情况(比赛准备情况说明、评分办法、奖项设立、评审组长确认),赛事顺序抽签、评委所用资料准备等;

3.建立比赛题库,制作选手号牌;

4.负责题库、计分统计系统、评委打分系统、抢答系统的控制与维护;

5.负责预赛现场计时器的控制,倒计时提醒;

6.对存在异议情况按程序处理。

7.负责赛事经费的预算、管理和使用。

(三)宣传接待组

职责:负责制定宣传方案及落实,联系有关媒体,赛期间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工作。同时负责大赛的会务接待,参赛人员评委及部分领导的住宿、餐饮预订及安排协助活动策划组完成相关工作等。

1.与省市有关媒体联系,组织开展大赛宣传工作;

2.在省科技馆官网和官方微信号设立大赛专门版块,对大赛进行宣传,介绍大赛规则、赛事动态等内容;

3.负责调度参会领导的接送站服务;

4.负责参赛选手用餐、酒店住宿、内交通的安排工作;

5.负责参赛单位和有关人员的报到、住宿等相关工作。

(四)综合保障组

职责:负责比赛现场布置、各种技术设备的运行和保障,比赛现场的服务工作等。

1.现场评分、题库抽选等设备、系统和程序的采购、租用、安装、调试和运行保障

2.音响、视频、灯光系统的运行保障

3.负责比赛期间选手所需物品的提供、保障(投影仪、电脑、无线麦克、电源插座、桌、椅等);

4.负责候场区域的服务、保障工作(饮用水、茶水等);

5.负责化妆间、男、女更衣室基本用品的准备工作。

六、时间安排

6月,印发大赛通知和方案,赛事组织动员,完成本赛区报名工作。

7月8月中旬,赛事筹备工作。

8月24日—25日,组织比赛,完成赛事总结并报送晋级名单。

11月,组织参加全国总决赛。

七、比赛内容

参照《第六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章程》中相关条款,本次大赛内容分为展品辅导和科学表演两项。其中,科学表演赛包括科学实验赛和其他科学表演赛两类。

具体赛制如下:

(一)展品辅导

展品辅导为个人赛,考察选手辅导基本功与综合素质,分自选展品辅导、辅导思路解析和现场主题辅导三个环节。

1.自选展品辅导(人数未知)

本环节比赛分为两个阶段。选手提前抽签,按顺序上场参赛。

第一阶段:每位选手自选单件展品(需为所在场馆实际展出展品)进行辅导。每位限时4分钟,不足时间不扣分,超时扣0.5分。

比赛现场为选手提供电脑、黑板、A4纸、笔等材料。

选手需于比赛前一周向承办单位提交自选展品文字介绍、展品照片(2-3张)及30秒展品操作和演示视频(不允许动画)。

第二阶段:每位选手辅导结束后,现场随机抽取2道科技知识测试题目并作答。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超时未答题不得分。每道题限时30秒内回答完毕。

选手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得分累加后为本环节最后得分。

得分前12名进入第二环节,未晋级选手获优秀奖。

2.辅导思路解析(12名)

所有选手通过抽签,平均分为2组。每组1号选手代表本组,在比赛前15分钟现场随机抽取1个主题任务单,同一组其他选手依序各延时2分钟获得所抽取的任务单。

比赛现场为选手提供电脑、黑板、A4纸、笔等材料。

每位选手应围绕任务单要求进行教育活动思路解析(包含但不限于活动对象、活动形式、切入思路、实施过程、创新点及预期效果等),思路解析限时2分钟,超时即叫停,不扣分。

每组前3名晋级第三环节,未晋级选手获三等奖。

3.现场主题辅导(6名)

晋级选手通过抽签,平均分为2组。每组1号选手代表本组,在比赛前1小时随机抽取1个辅导材料,其他选手依序各延时10分钟获得辅导材料。选手需明确辅导主题,在省科技馆限定展厅自选展品,面向真实辅导对象(学生群体或普通公众两类)开展现场辅导。所选展品数量不限,鼓励串联辅导。

选手辅导过程中,鼓励参赛选手与辅导对象进行互动交流。

每人限时10分钟,不足时间不扣分,超时即停,不扣分。

比赛现场为选手提供电脑、黑板、A4纸、笔等材料。

此环节所涉展区(或展品库)将于赛前45天公布,并同期公布所选展区(或展品库)所有的展品名录及相关信息。

本轮得分第一、二名获一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他选手获二等奖。

(二)科学表演

科学表演设“科学实验”和“其他科学表演”两类。“科学实验”类上台选手限4人(含),“其他科学表演”类上台选手限8人(含)。

1.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要贴近展厅内的科学表演活动,符合展厅操作和安全规范,有相应实验或制作过程,展示明确的科学原理。

每个节目限时8分钟,不足时间不扣分,超时扣1分。

所有选手统一着大褂(颜色自选),可有适当肢体动作表演。

参赛项目仅限使用PPT(可含分段视频或动画)辅助,不能使用舞台灯光(不包括场灯和面灯的正常使用和暗场),不能全程使用视频和配乐,不能将视频作为科学实验的核心内容。

项目主要道具占地面积不得超过2米×1.2米×2米的范围。

第一名为一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第二、三名为二等奖,第四至第六名为三等奖,第七名及以下为优秀奖。

2.其他科学表演

“其他科学表演”指除科学实验之外的表现形式,如科普剧、科学秀和表现科学内涵的歌舞、诗歌朗诵、相声、脱口秀、童话故事等活动形式,有较强艺术表现形式,鼓励形式和手段创新。

每个节目限时8分钟,不足时间不扣分,超时扣1分。

参赛项目可使用大屏幕(如PPT、视频)、音乐、音效为辅助表演手段,但不允许以视频、音乐、音效为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名为一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第二、三名为二等奖,第四至第六名为三等奖,第七名及以下为优秀奖。

八、报名要求

(一)参赛对象为全省各地科技馆,参赛选手需为各地科技馆的在职职工。

(二)以科技馆为单位,集体组织参赛。每个参加单位,选送展品辅导赛参赛人数不超过2人(含),“科学实验”不超过2项(含),“其它科学表演”不超过2项(含)。

(三)选手在参赛过程中需使用普通话。

九、赛事评审

(一)评审原则

本次比赛依据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评审结果客观、公正。

(二)评审程序

评委合议,解读评分标准并商议评审方式。在省科协机关纪委监督下,评委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现场打分,由工作人员进行计分和统计后当场亮分。如果出现对个别参赛选手的评分有异议等情况,在省科协机关纪委监督下,召开评委复议会,确定评审意见,经省科协机关纪委确认并现场公布。

(三)评分标准

1.展品辅导

每环节100分,评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⑴展品辅导

第一阶段(98分)

评委综合打分,现场亮分。

计分时评委遵循回避原则,如遇本馆选手不打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①展品操作过程描述准确无误;

②科学原理准确无误,不存在误解和歧义;

③密切结合展品,符合观众认知特点和需求;

④互动环节巧妙有趣,能激发观众兴趣,有助于引导观众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技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思考,启发性强;

⑤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通俗易懂;

⑥普通话语音标准,口齿清晰无明显错误;

⑦语言生动,语流畅达,语调自然,音量适中;

⑧衣着整齐,精神饱满,举止大方得体。

第二阶段(2分)

每位选手随机抽取2道科技知识测试题目并作答。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超时未答题不得分。每道题限30秒内作答。

思路解析(100分)

评委综合打分,现场亮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①主题选择新颖有特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②内容设计及形式符合特定对象认知特点,针对性强;

③活动思路完整,视角独特,形式多样,能激发观众兴趣,有助于引导观众对科学方法、思想、精神等思考,启发性强;

④重点突出,逻辑清晰,通俗易懂,描述准确。

现场主题辅导(100分)

评委综合打分,现场亮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①辅导过程符合特定对象认知特点和需求,具有针对性;

②主题与所选展品高度契合,能清晰陈述主题与展品内在联系,对辅导脉络结构和相关信息编排合理,主次得当,逻辑清晰;

③互动环节巧妙有趣,能激发观众兴趣,有助于引导观众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技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思考,启发性强;

④展品操作过程描述准确无误;

科学原理准确无误,不存在误解和歧义;

普通话语音标准,口齿清晰无明显错误;

语言生动,语流畅达,语调自然,音量适中,语速得当;

衣着整齐,精神饱满,举止大方得体。

2.科学表演

各项目100分,评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科学实验

所有评委综合打分,现场亮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器材使用合理,实验操作演示过程准确规范;

科学原理或现象表达准确,不存在误解和歧义;

以科学实验为主要表现方式,符合观众认知特点和需求;

视觉效果和现场表现力强,PPT使用合理,不喧宾夺主;

实验形式及内容适宜在科技馆展厅实际开展,安全性高;

结构合理,节奏连贯,亮点突出,整体和谐;

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知识产权无争议;

语言口齿清晰、表达流畅,形体表演自然大方、协调优美,选手之间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富有激情与感染力,有效调动现场气氛。

其他科学表演

其他科学表演节目比赛的评分标准,由评委适当参考科学实验项目评分标准中的相关条款,在确保科学性、观赏性、创新性的前提下,对于其创意和表演给予综合评价,现场不亮分。待所有节目表演结束后,由评审委员会进行合议并打分,产生各奖项。

(四)同分情况处理

如遇选手同分,又须确定晋级名额时,由举办方提供与科学家精神及科学成语、诗词等传统文化等主题相关题库,工作人员现场开题。同分选手(科学表演项目各组推选1名代表)准备20秒即开始辅导,可阐述科学家精神及科学成语或诗词等中的科学现象和原理,可不具体到展品。

时间为1分钟,超时即停,不扣分。

所有评委进行打分,现场亮分。

十、奖项设置

(一)展品辅导赛

展品辅导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根据专家评委打分,得出选手排名,确定所获奖项。获一等奖人员将代表安徽赛区参加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决赛。

一等奖 2名

二等奖 4名

三等奖 6名

优秀奖 若干名

(二)科学表演赛

科学实验赛和其他科学表演赛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根据参赛项目得分或评议排名确定奖项,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获一等奖项目将代表安徽赛区参加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决赛。

一等奖 1名

二等奖 2名

三等奖 3名

优秀奖 若干名

十一、行为规范

选手在报名过程中,不得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

比赛过程中,选手着装、辅助音像、实验道具等严禁出现体现所在场馆主视觉形象,如名称、简称、Logo、影像等;严禁明确提及或者暗示参赛单位。

参赛单位及选手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评委的评审工作,不得向评委提供馈赠及施加倾向性影响。

大赛评审期间,评委不得向他人泄漏比赛相关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收取参赛单位或个人所赠钱物。

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及个人,取消评审资格或参赛资格。

十二、赛事监督

为保证大赛的公开、公平、公正,此次赛事由省科协机关纪委进行全程监督。主要任务为建立信息公开和监督机制,审查、监督赛事活动方案及参赛人员资格,接收处理赛事期间的投诉意见和问题反映。对比赛过程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将取消比赛资格,确保赛事公平。

十三、经费管理

本次赛事经费由主办单位统筹安排,本着规范合理、精简节约的管理使用原则,用于赛事组织与实施,主要为设备采购及租用、赛事评审、宣传推广、赛事奖励、参赛人员餐饮等费用。

大赛组织方不收取参赛单位任何费用。各馆领队、参赛选手的交通、住宿费用及因参赛所发生的其他各项费用需自行承担。

本文来自: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辅导员大赛管理员]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5
./t20190823_922558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