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版印刷
分享到:
展品简介

  雕版印刷属于凸版印刷,其原理是在木板上刻出反体阳文字,文字部分高于木板的其余空白部分,通过均匀刷墨,将纸覆盖在木板表面,用棕刷按压纸张背面,将木板上的文字反印到纸面上,形成正体字。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术是将文字或图像等内容反刻在木板或其他材质上,然后敷墨覆纸刷印的一项技术。中国是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宋辽金时期是雕版印刷的鼎盛时期,形成开封、杭州、建阳、成都、临汾等多个印刷中心,书籍版式逐渐规范化。自唐代至清末,雕版印刷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直到清代后期,随着西方近代机器印刷技术的传入,雕版印刷才逐渐被石印、铅印技术所取代。

  雕版印刷术产生后,不仅传入了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13世纪末,随着蒙古西征,还传入波斯、埃及等地区。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雕版;印刷

  咸通九年(868)雕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最早的有明确刊刻时间的完整雕版印刷品。出土于敦煌藏经洞,现藏于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全经由七张纸粘贴而成,全长约491.5厘米,卷轴装。刻印非常精美,雕刻技术十分成熟。

雕版;印刷

  出土于埃及的阿拉伯文雕版印刷品,印刷时间约在1300-1350年间。13世纪末,印刷术传入中亚的伊利汗国。这些阿拉伯文雕版印刷品的发现,表明至迟到14世纪中期,印刷术已经传入了非洲。

  纸币

  中国是最早产生纸币的国家。早在宋太宗淳化、至道年间(990-997),四川民间商号就开始使用了一种叫做“交子”的纸券,上面写明数额,并钤盖商号的印章。相当于取钱的凭证,交易时就用它来代替笨重的铁钱使用。

  稍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四川十六户富商联合发行了一种私交子,更接近纸钞的性质。北宋天圣元年(1023)四川政府发行的官交子,是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纸钞。

  13世纪末,随着元朝和中亚地区交往的加深,纸钞印刷技术还传入了中亚的伊利汗国。

雕版;印刷雕版;印刷

“行在会子库”铜钞版

  1936年发现的“行在会子库”铜钞版。行在,是皇帝的巡幸之地,这里指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杭州),表明这是一块南宋时期在杭州发行的会子钞版。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彩色套印——饾版

  彩色套印是雕版印刷史上的一朵奇葩。套印技术起源于古代的织物印染技术和纸币雕版技术。北宋(960-1127)的纸币印刷已经采用了两色或三色套印。到了明代(1368-1644),套印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套印图书十分普遍,而且出现了图画的彩色套印。明中叶,是多版套印的黄金时代。多版套印法,即将同一版面分成大小相同的几块板,各用一色,逐渐加印在同一纸张上。套印技术发展到明代末年,又出现饾版印刷,即木版水印。

  所谓饾版就是将彩色画稿按不同颜色分别钩摹下来,每色刻成一块小木板,然后逐色由浅入深依次套印。因这种分色印版类似于饾钉,故明代称之为饾版。

数字看展品-音频内容由古猫制作

展品视频
展品漫画
数字看展品
相关展品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