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简介
1960年4月,九所正式开始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在进行总体流体力学计算时,郭永怀提出了适用于手算的特征线方法。当时没有电子计算机,只能用计算尺、算盘、手摇计算机等工具进行计算。由于一个重要的计算结果和苏联专家留下的数据不相符,邓稼先带领科研人员采用日夜三班倒的办法,不断改进数学模型,不厌其烦地对进行了九次计算,耗时近一年。
1961年5月,周光召调入九所,仔细分析了九次计算的结果,运用炸药能量最大功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了九次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否定了苏联的数据。与此同时,周毓麟领导编制出第一个反应前流体力学计算程序,在新交付的104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了九组模拟计算,所得结果与九次计算一致。
“九次计算”历时一年多,装有计算稿纸的麻袋堆满了房间,人们终于摸清了原子弹爆炸过程的物理规律和诸多交叉因素的交互影响,为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为武器设计培养和锻炼了人才。
当代英雄
“当代英雄“油画由九所李德元所长倡议并命名,五洲传播网络中心作为主要创作单位,陈岱、张恒、王长兴三位艺术家创作,主画陈岱。油画再现原子弹突破时期“学术民主讨论”的历史,描绘了彭桓武、郭永怀、朱光亚、邓稼先、周光召、周毓麟、程开甲、秦元勋等科学家带领科研人员开展学术大讨论的情景,展现了学术民主、科学求实的精神。
主要人物左起:周毓麟、邓稼先、彭桓武、周光召、程开甲、朱光亚、郭永怀、秦元勋。原作存于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展项:手摇计算机
展品通过手摇计算机实物模型和可进行个位数加减运算的手摇计算机放大结构模型,结合背景图文,向观众展示了原子弹研制过程中,手摇计算机发挥的关键作用,感受老一辈科学家攻坚克难的大无畏精神。
知识链接:
展品视频
展品漫画
数字看展品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