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在地球的南北两端(即南极和北极),平均纬度66 .5首次进行以上,为长年白雪覆盖的地方。这里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极地科考主要是指在人类地球南北两极开展的科学考查活动。中国自1984年开展首南极科考以来共组织了34次南极科考先后建设了“长城”、“中山”、“昆仑”“泰山”4座科考站,南极科考之初建站“长城”站使用科考人员和设备可以长期驻守南极;自1995年6次南极内陆挺进“冰穹A”并最终登顶“冰穹A”;2009年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建立了“昆仑”站;2004年中国建立北极黄河站从此实现了北极不间断的有人值守科学观察;上述标志性科考事件为观众构建了一个以时间为线索以重大事件为结点的信息构架,使观众能更清晰地了解我国两极科考心路历程。目前第五座科考已开妈选址工作。
从1995年起中国科学家共完成了8次北极科考,并在北极圈内建设了“黄河”科考站在短短的30余年时间里,中国科学家与已经从事了近百年极地科学研究的西方同行同场竞技,从“零”开始经过不懈的努力,发现并撰写了大量科学发现及研究文献终于在极地科考研究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现已跻身全球极地研究的“第一梯队”本展项将选择相关重点介绍给观众,有助于宣扬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提振公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images/dbx.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