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排版是继活字印刷术后新的排版印刷技术。它消除了铅污染的公害,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印刷效率。照排技术于1946年出现于美国,最早用于处理西文文字,经历了从早期机械式向后来计算机制版的过渡,而中文汉字由于数量巨大,字形复杂,所需处理信息量极大,难以适应照排技术。这不仅使以铅活字为主流的印刷方式在中国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而且使汉字在计算机时代面临生存危机。
1975年,王选加入国家重点工程“748工程”,承担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的研制工作,他富有远见地直接选择第四代照排机作为攻关方向,并创意性地发明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汉字字形压缩方式,经过反复钻研,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功,不仅使古老的铅活字印刷被计算机制版所取代,而且其产品在汉字排版市场上取得了绝的的竞争优势,并进军国外市场。王选本人于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展品包括五部分:
其一是两套针幕,针幕上方覆盖透明亚克力板,上刻汉字“光”。观众托举把手,汉字“光”对应的针幕会凸起,其中,一套会显示出一个由点阵组成的汉字,点阵中的针数量很多,代表需要的存储量巨大,另一套将汉字“光”拆成标准笔段和非标准笔段,只有对应的少数几根针浮起,表示只需要很少的存储量就可以表示这个字。
其二是“方正书版”软件排版过程的介绍视频,用19寸显示器放在台面上循环播放“方正书版”软件排版过程视频,使观众了解印刷排版过程的系统界面。
其三是激光照排系统所用的胶片及印刷成品展示,观众通过对比,了解激光照排是如何通过胶片,将计算机中的文字印制成书的。
其四是分色挂网技术展示,设有四张透明胶片,上面分别是同一幅彩色化在按照品红、青、黄、黑分色后的位图图片,观众可以拉动四张透明胶片,将其叠加在一起,形成彩色的图画。
其五是视频,介绍王选院士关于汉字信息处理及激光照排系统的贡献。
![](../../../../images/dbx.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