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6月24日18时许,重庆巫山大宁河江东寺北岸突发大面积滑坡引发巨大涌浪,造成对岸靠泊的多艘小型船舶翻沉,翻沉的船舶多为10米左右的农用渔船。由于事发前船上人员都已经上岸,并未造成船舶人员的伤亡。但是,当时岸边有游玩人员,造成1人失踪、1人重伤、3人轻伤。目前,海事部门已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长江上游航道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域。据中国交通新闻网数据,自1982年以来,该河段发生岩崩、滑坡、泥石流7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40余次。山体滑坡造成船舶、码头设施毁损和人员伤亡,甚至形成堰塞湖造成航运中断。
什么是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石、土层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产生向下位移的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山体滑坡的发生与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有关
![](./W020161130829361939907.jpg)
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
3.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
上述地带的叠加区域,就形成了滑坡的密集发育区。如我国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就是这种典型地区,滑坡发生密度极大,危害非常严重。
人类活动诱发滑坡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的人类工程活动导致近年来滑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一些铁路和公路建设中因为大力爆破、强行开挖坡脚等造成了一些滑坡灾害,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险;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也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厂矿废渣的不合理堆弃,也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如果上述的人类活动与不利的自然因素互相结合,就更容易诱发滑坡的发生。
往滑坡相反方向的高处跑或者抱住大树
一旦遇到山体滑坡险情,首先是要保持冷静。其次,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在听到异常的响动时,一定要判断清楚响动的方向,然后向响动的相反方向的高处逃生。一些逃生建议往滑坡的两边跑,这是不对的,因为在滑坡时,人们很难判断滑坡两边的边缘在哪里。而往滑坡相反方向的高处跑,则能最大程度地远离危险。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抱住身边的大树等物,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山地灾害链
山地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夏季降雨集中的时期,也是一些地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高发期。当一种山地灾害发生时,往往容易引发其他的山地灾害接连发生,形成一环接一环的灾害现象,也被称为“山地灾害链”。例如,山体滑坡会引发泥石流。
山地灾害链主要有下列9种:
泥石流→崩塌或滑坡灾害链
崩塌或滑坡→泥石流灾害链
冰崩或雪崩→泥石流灾害链
泥石流→崩塌或滑坡→高含沙山洪→山洪灾害链
崩塌或滑坡→泥石流→高含沙山洪→山洪灾害链
冰崩或雪崩→泥石流→崩塌或滑坡→高含沙山洪→山洪灾害链
水土流失→高含沙山洪→山洪灾害链
水土流失→高含沙山洪→崩塌或滑坡→泥石流→高含沙山洪→山洪灾害链
山洪→高含沙山洪→崩塌或滑坡→泥石流→高含沙山洪→山洪灾害链
资源链接
![](./W020161130829364418516.jpg)
![](./W020161130829365773257.pn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