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学姐来了  >  第168期

疲劳有“毒”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在过劳死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当事人在事发前有过“太累了”、“累得要虚脱了”、“太疲劳,好想歇一歇”等类似言论。可见,“累”、“疲劳”在某种意义上是身体反馈的一种健康信号,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要知道,疲劳真的不只是一种主观感受,医学上有“疲劳毒素”的概念,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被认定的疾病,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长期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人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最严重后果是猝死。什么?还有人没认识到过劳问题的严重性?那好,咱们再来详细看看“疲劳毒素”的危害。

  我们知道,我们干任何体力或脑力活动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我们体内的葡萄糖、脂肪等营养物质和氧气结合后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正常情况下,这类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是我们需要的能量以及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和泌尿系统能及时排出体外。当人体进行长时间或高强度的活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时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氧可能会发生不完全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乳酸、氨、尿素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由于疲劳机体清除能力降低,这些物质还会在组织中堆积过多,会使组织细胞中毒,出现肌肉酸痛或头晕、头痛等体、脑疲劳症状,进入体液,运行全身,会进一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全身性疲劳反应。因此,这些物质被统称为‘疲劳毒素’。”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蒲潇]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61215_45041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