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效应 试驾海马3运动版
2009-11-25 23:18:292007赛季中国汽车场地锦标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身影——海马3,时隔不足一年,赛场上的战士已经如约来到了我们身边。遥想当年,它的相似车型走进市场时所经历的困难,海马公司的办事效率更加令人惊讶。及时地反馈,系统地改进,国产品牌正在去繁就简地用效率弥补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事实上,这种争分夺秒的毅力和精神是必要而奏效的,海马3的变化让我们更清晰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动感的味道出现在海马3运动版的尾部,这是大多数运动款车型的共同特点,别小看这一片薄薄的尾翼,对于海马3来说不仅是增加的运动元素,也使得原先略显突兀的尾灯得到了良好地掩饰,我们的目光自然而然会被灵动精巧的尾翼吸引。同时,整车的线条感也有所增强,原有的高腰线配上低扁平率的宽胎,让车身的曲线更显得精炼,可见这条尾翼的加装功不可没。
外观上其他方面改动并不明显,只是在车身侧部加上了“sport”的字样。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变化来自车的内部,之前的平庸内饰颇受车主争议,而这次海马果断地在颜色上进行了颠覆,并配合运动的噱头,采用了红黑相间的激情风格。四周黑色镶边、中嵌红色的皮质包裹座椅,与代替了桃木装饰的车门扶手槽上的红色皮革相互呼应,散发出野性的动感力量。除了红黑,简单的银色也起到了很好的修饰作用,操控台、车门及运动风格的变速杆周围明亮的仿钛饰条的点缀,为红黑的激情更添魅惑。不改动整体的内饰构造,海马3运动版仅仅通过颜色就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的确令我们惊讶,同时也说明了海马3运动版对自己的完善过程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当然除了红与黑的激情搭配,海马3运动版还加装了众多运动装备。全新设计的动感三辐方向盘上增加了银色的金属装饰,运动金属踏板也是海马3运动版的基本装备之一,上面还有双排橡胶防滑扣。包裹性的运动座椅包裹性非常好,左右支撑很足,坐垫和靠背都比较硬朗,也是运动化的取向,但车内的材质还是有待加强,塑料部件手感不好,略显生硬,座椅的皮革仿佛并非真皮,但视觉效果很好,不知耐磨损情况如何。
场地锦标赛带给海马3的不仅仅是频繁的亮相,而是为海马3运动版提供了改进的依据和调校数据,这种严谨的做法和有针对的调校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海马3运动版把改进的重点放在了底盘和悬架上,驾驶中可以明显感觉车身的侧倾幅度、尾部的摆动都有所减弱,轮胎的附着力有所加强,方向的控制也变得更加精准。
海马3原本采用的是麦克弗逊独立前悬、E-TYPE多连杆式后悬的四轮独立悬架系统,经过此番专业的运动化调校后,更具备了在高速行驶状态下操控稳定性和灵活性。悬架的改动也显而易见,激烈操控的状态下,悬架能迅速地让车身回位,反应及时,提供足够的支撑并有效的抑制车身摆动,体现了海马3运动版的运动基因。
海马3运动版依然搭载了海马自主研发生产的HA-VIS-1.8高性能发动机,装配了目前最先进的BOSCHEMS发动机电脑管家,并与VIS可变惯量进气系统技术相配合,可以精确控制喷油量和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各种工况下的燃油供给进行优化,使发动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能获得最多的冲量,兼顾发动机高转速时的大输出和低转速的经济性。
实际驾驶中可以感觉到发动机低转高扭的输出确实比较明显,在2000r/min左右基本会接近一个扭矩峰值,因此对于低挡起步加速时的动力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由于这款发动机具有VIS可变进气系统,在接近4?500r/min的时候又会出现一个扭矩峰值,因此在高转速情况下仍然能够释放出较强的力量感,对于高速超车很有利。
海马3的参赛经历的确给自己和车主们带来了充足的自信,而从赛场上走下来的海马3运动版试图要把运动精神发扬光大,逐渐代替之前的普通车款,以后主打运动型的牌。不管是取代还是双管齐下,自身的特点无疑是国产品牌获得关注的最有力武器,当然还有价格。不过海马3运动版的价格并未作过多调整,我们只能盼望这款场地锦标赛的战车以实力和驾乘乐趣服人,这也正是让人心服口服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