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做出的五种小吃,看着就馋!
2021-05-06 21:04:00一碗米放在你面前,你能想到多少种吃法?
在北方,直接煮成白米饭、白粥,就满屋飘香。
在南方,那花样就多了。你能想到的街头小吃,都少不了米。比如米线、米粉、粿条、河粉,都是米做的!
就算都是米粉,在不同佐料搭配下,还能再变化出千万种吃法!
怎么样,馋了没!
米线
米线,大米加饮用水制成,通常比较细。
不过在云南,米线比米粉粗。“云南的米线要经过发酵,口感更软,煮久了容易断;米粉更劲道,柔韧不易断。”土生土长的云南闺蜜告诉我。
粿条
粿条,潮汕特色名吃,潮汕人习惯把用大米做的食物,叫作“粿”;
粿条,就是因为原料是大米,又呈条状而得名。
米粉
米粉,大米加水,还多了玉米淀粉,或小麦粉、土豆淀粉等。
河粉
河粉,除了大米,还会加小麦淀粉或玉米淀粉,以及食用油。比米粉宽,口感更爽滑。
据说清末时,由广州市沙河镇一名叫樊阿香的女子发明,因为是在沙河创制,所以更地道的称谓是“沙河粉”。
一种粉,还能做出无数种味道
一种米,做出了4种不一样的食材。还没结束,每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还造就出花样百出的吃法——柳州螺蛳粉、新疆炒米粉、云南过桥米线、潮汕牛肉粿条、干炒牛河。
·柳州螺蛳粉
这臭臭的粉,太上头了
这两年最火的网红美食,非螺蛳粉莫属。
螺蛳粉闻着臭,吃着香;配料还特别丰富,有酸笋、油果、酸豆角、腐竹、木耳、黄花菜,以及花生等。
臭味来自酸笋,而香味来自汤底。新鲜的螺蛳,加上香料小火慢熬几个小时,直到螺肉里的精华,完全融入汤中。
原本寡淡无味的米粉,浸泡在这样的汤汁里,味道也变得无比丰富。
·云南过桥米线
不只是吃粉,还吃这份仪式感
正宗的过桥米线,是端上桌,让食客自己动手“烫”。
红的火腿片,黄的鹌鹑蛋,白的蘑菇,绿色的蔬菜……分别用小碟子装起来,摆在一起好看极了。再配一锅用鸡、鸭、猪骨等熬制的汤底。
依次将各种食材倒进砂锅里,静待两分钟,热气腾腾的过桥米线,就出锅了。
据传清朝年间,云南蒙自的一个秀才,在城外一个湖心岛上读书,其妻子每天都给他送饭,送的就是米线。因为上岛要过桥,所以叫“过桥米线”。
·新疆炒米粉
辣到流泪,也停不下来
如果你是重口味爱好者,一定不能错过新疆炒米粉。
盘根错节的米粉,浸在红彤彤的酱汁里,沾满了肉香气、菜香气,以及辣酱的香味,一吃就停不下来。
“灵魂”是辣酱和粉。据说,只有用新疆土生土长的干红羊角辣子、干线辣子,才能做出新疆炒米粉独特的味道。
·干炒牛河
夜宵必点,最爱这股烟火气
这盘黄绿相间、颜色鲜亮的干炒牛河,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扑鼻香味,让人食指大动。
河粉口感柔韧,又有弹性;被酱油染成褐色的牛肉,吃起来鲜嫩多汁。干炒牛河里,还带有一股经猛火快炒才有的“锅气”。这锅气可不简单,考验的是火候。
食材下锅快速翻炒,顷刻间便装盘出锅。只用简单的盐和酱油调味,就能做出滋味最醇厚的干炒牛河。
·潮汕粿条汤
食材简单,但味道不简单
潮汕人对于吃,最讲究一个“鲜”字。
底汤用的是新鲜牛骨或猪骨熬制的,颜色清亮,鲜味十足。
用料也鲜,新鲜的肉片、猪杂、虾、生蚝、牛肉丸,十足的料头就怕你吃不饱。
吃的时候,先喝上一口热汤,细细咂舌鲜味;顺滑的粿条,在唇齿之间留下淡淡的米香;再轻轻咬一口Q弹多汁的牛肉丸,鲜甜的虾……
这滋味,真是暖胃又暖心。
本文来自《食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