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备高良姜,胃肠受寒不用慌
2021-04-02 20:35:00生姜是日常调味品,无人不晓,干姜作为医院常用中药,大家也不陌生,但它远方亲戚——高良姜,暖胃散寒的良药,却鲜为人知。
千年以前,治好了苏东坡
高良姜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有上千年药用历史。
李时珍曰:高良姜能健脾胃,宽噎膈,破冷癖,除瘴疟。
相传,苏东坡被贬海南,路过广东徐闻时,水土不服,上吐下泻。有位当地游医经过,把脉后,取出刚挖的高良姜煮水,苏东坡服用后症状马上改善。
后来,苏东坡被赦回朝后,恰逢皇上爱妃得了霍乱病,太医们都束手无策,苏东坡拿出从徐闻带回来的高良姜,救下贵妃一命。
胃肠虚寒,就用高良姜
中医认为,胃司受纳,为“五谷之府”,胃功能失调,出现胃脘冷痛、消化不良或恶心呕吐等症状,谓之“胃寒”证。
胃虚寒体质者,长期服用高良姜大有裨益。
《名医别录》曰:高良姜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尤其秋冬季节,胃部受冷或过食生冷,都容易出现“胃寒”证,不妨试试高良姜煮水或煲粥,能有效缓解症状。
临床上,高良姜也广泛应用于消化不良、反酸呕吐、胃溃疡等治疗,效果显著。
现代科学也证实,高良姜所含挥发油具有抗溃疡的作用,水煎液能够调节胃肠运动,是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常用药。
产自徐闻,最道地
高良姜植物喜温暖、湿润,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
广东徐闻位于雷州半岛,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特别适合高良姜种植,由于该地高良姜品质佳,产量大,被公认为道地产地,有“高良姜之乡”之称。
好的高良姜,色棕红,粉性足,皮皱肉凸,味辛辣。
徐闻产的高良姜就是上品:色棕红,粗壮质硬,断面姜肉凸出,气味芳香浓烈,温中散寒,止痛消食和避疫之功效最佳,为其他产区所不及。
药师提醒
●高良姜性辛热,大剂量使用可致胃脘部灼热不适,故不宜超量食用;
●胃热引起的呕吐、伤暑霍乱、湿热泄泻、心气亏虚所致的胸痛,均应忌用;
●孕妇忌用,儿童慎用。
高良姜粥
材料: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
做法:将高良姜洗净,放进砂锅里,加适量清水浸泡20~30分钟(新鲜品用量加倍,不需浸泡),煎煮约3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淘洗好的粳米继续煮约30分钟成粥,凉至合适的温度后食用。一天吃1~2次。
功效:温中散寒。治胃寒作痛或寒霍乱、吐泻交作、腹中疼痛等。
高良姜红枣饮
材料:高良姜15克,红枣5~8枚,白糖15克。
做法:将高良姜、红枣洗净,放进砂锅里,加适量清水浸泡20~30分钟(新鲜品用量加倍,不需浸泡),煎煮约3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白糖调匀即可。每日服1剂,分两次饮用。
功效:暖胃止呕、健脾、补气养血。治胃部受凉、胃寒引起的脘腹冷痛、反酸、嗳气、消化不良等症。
本文来自《食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