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耳、石耳、银耳,哪个“耳”最好吃
2020-09-21 09:30:00餐桌上的“耳”家族,你一定不陌生。
餐前来一盘凉拌木耳,餐后来一碗木瓜银耳羹,安徽还有一道传统名菜叫石耳炖鸡。
还有,白木耳、玉木耳、雪耳、丑耳…… 这么多“耳”!它们是一家人吗?
记者采访到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何纯旺工程师,何工多年从事食用菌栽培工作,食用菌的事儿,问他最清楚!
【菌菇小报告】 木耳、银耳和石耳:它们是三家人
何工告诉记者,各种各样的“耳”,跟冬菇香菇一样,同属菌菇类。
它们含有丰富的真菌多糖,本质是一种膳食纤维,包括木耳多糖、银耳多糖等,可以润肠通便,对预防便秘非常有帮助。
但严格来说,它们不都是一家人。都称之为“耳”,只是因为外形像耳朵。
木耳:肉厚、有韧劲儿,素食者的补铁好帮手
黑木耳最常见,木须肉、凉拌菜都有它。
现在还多了白色的,叫作“玉木耳”或“白玉木耳”,是科学选育的木耳新品种,在福建、浙江等南方地区,俗称竹耳。
木耳含铁量高,特别适合素食者。
因为,素食者不吃肉,很容易缺铁,木耳恰好是补铁好物。而且,铁元素有个特点,身体越缺乏,吸收就越高。
2016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推荐,素食者要提高菌菇、海藻类的摄入比例,最好每天吃够5~10克(干品)。正是因为菌菇类矿物质元素种类多,含量丰富。
石耳:肉薄、口感脆,还是止血良药
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的“木耳”,就是石耳。它还有好多名字,有石木耳、岩菇、石壁花。
长得也粗犷一些。形似大耳朵,偏平,圆边不规则,上面褐色,背面则披着黑色绒毛,手感略粗糙。
石耳名气小,但营养同木耳差不多,同时,石耳是一味好中药。中医云:“石耳以止血为优。”宋代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中记载,石耳可治脱肛泻血不止。
银耳:黏糊糊,就是它的好东西
银耳就是白木耳,既不是木耳,也不是白色的木耳(玉木耳),而是自成一系。质量上乘的,被称为雪耳。
菌菇类中数它最黏,因其含有丰富的银耳多糖,泡发后带着更多水分,有一定润肤效果。
黏糊糊的汤羹,可让水分长时间贴在黏膜上,嗓子和消化道都得到滋润,缓解咽干不适。
中医认为,它能滋阴补肾,实乃养生佳品,还曾被当作皇家贵族延年益寿的御品。
本文来自《食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