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益人亦损人,先秦时善长治病救人
2021-02-09 21:50:00前几天下午,大学曹老师忽然给我发来一条新闻链接。标题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我点开随便扫了几眼,就退出了。没过几分钟,曹老师又特意把文中的重点语句粘贴出来发给我:“《病方》载病方三种,前两种属酒剂,末一种为汤剂,是迄今所见抄成年代最早的方技类文献。”
这倒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三种病方,就有两种为酒剂。我不知道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如果是普遍现象,那么,酒在先秦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和我们现在就太不一样了。——它是一味“药”或“药引”),直接和治病救人联系在一起。
从字形来看,酒字,从水,从酉。繁体的医(醫)字也从酉。字圣许叔重释“醫”:“得酒而使。”又说:“酒,所以治病也。”段玉裁注:“醫者多爱酒。”有意思。
酒有什么功效?许多医家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但我以为,阐发得最好的还是大史学家班固。他在他的《汉书·食货志》说:“酒为百药之长。”后来,酒就有了一个别称,叫“百药之长”。《神农本草经》则载:附子,为百药之长。我的导引师父说“酒与附子同功”,不是没有道理。
其次是东晋的张湛。他说:“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也。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见《养生要集》)”不但精炼地概括了酒的功效,同时也指出失度饮酒的后果。
“酒能益人,亦能损人。”说得很对。不是有这样一句老话吗?“酒不过量,便是神仙。”另一句老话则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这一句话我不大喜欢,有一点是只见其弊,不见其利了。
中国古代的酒,度数普遍都不是太高。所以,古人能够“饮如长鲸吸百川”。但喝多了,也是会醉的。
《水浒传》里武松在景阳冈上喝的酒,一名“出门倒”,一名“透瓶香”。据店家说,人饮此酒,通常三碗之后便不能过岗。看来,这酒的度数不低。武松倒好,一连喝了十八碗,然后不顾店家的阻拦,提着一根哨棒便上了岗,最后还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真是英雄。
酒通常分为蒸馏酒和酿造酒。一般认为,蒸馏酒技术是元朝时游牧民族带入中国的,《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濒湖即持此观点。
因此,今天人们喝的“白酒”,诗仙李白是喝不到的。但几年前,南昌海昏侯墓却又出土了疑似蒸馏酒器具的东西,如果该青铜器的功能确定。那么,中国酒的历史就将被改写。
其实,这在中国是很常见的事。地不爱宝,地底下随便出来一个什么古东西,书本上相应的历史都有可能因之而改写,毕竟这里是中国。
我不懂酒,但却很爱读与酒有关的诗词。
“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教人很想去听听闻一多先生的讲课;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一点孤单的味道;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太白兄想念家乡了,所以饮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高声诵读之,胸中顿生豪气,感到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之美,我想这大概就是王观堂先生所说的“气象”美;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我怀疑放翁所说的腊酒,就是我们今天喝的甜酒(成都人叫“醪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惊起一滩鸥鹭。”李姑娘早年的豪放,不输东坡;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这样的日子看去过得很潇洒,实际呢?
“山间水田都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唐伯虎晚年是有一点潦倒的;
“最是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河东君这句诗虽然没有提到酒字,却让我觉得桃花喝得微醺,面色白里透红;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虽说回忆也是一种美,但一个人不能用沉浸在回忆里。
我平时很少与人喝酒,但遇见对的人时也会小酌一点。古人说:“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我深以为然。
2012年,我去贵州的好友泽之家做客,他给我倒了一杯他们自家酿的红薯酒,说:“你尝尝!”我呡了一口,酒很醇,有点红薯的甘甜味。于是喝了一小半杯。泽之大喜:都说你不喝酒,这下露馅了吧?!哈哈!怎么会呢?我真的不会喝酒,不过你家的酒好喝,所以可以喝一点点。我笑着答道。
我喝酒容易上脸。一杯甜酒喝下去,满面羞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在为谁心动。有人说这是体内缺少解酒酶的原因,这话我不爱听。
大学里有个女孩同学说,喝酒上脸的人都很“真”,这话我爱听,因为我确实很真。
与人喝酒,能喝就喝,不能喝就以茶代酒,也没什么不可以。我的兄长说,只要人对,茶也能喝出酒的味。这话我也爱听。
强迫别人喝酒,不是什么好事。我也听说过一些劝别人喝酒的事件,结果是对方因喝酒过量而当场死去。最后劝别人喝酒的人也“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爪”。唉!与人相处,就不能随意一点吗?
好的药酒,我倒是知道一些。比如国公酒,主要功效是舒经通络,祛风除湿。据说这是史可法行军打仗时一位老人传给他的方子,当时史可法的士兵很多因感染了风寒湿而患痹症,后得饮此酒而愈。后人为了纪念史可法,遂将此酒命名为国公酒。这个酒即可以内服,又可以外用,效果不差。
另一个是骨刺消痛液。这也是药酒的一种,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颈椎、腰椎、四肢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酸胀、麻木、疼痛等。几年前我给一个亲戚买过,她当时脚后跟长了,疼痛难忍,我就给她买了两瓶,她用了说效果很好。
进小雪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文/陈新颜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