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利湿,按揉“四大名穴”
2022-06-12 17:50:00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其侵犯人体,最易损伤阳气。脾为阴土,乃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性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外感,留滞体内,常先困脾,致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引起诸多病症。所以,中医临床上常以健脾祛湿为治疗原则。
祛湿“四大名穴”
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丰隆,是健脾利湿的四大名穴。这些穴位在针灸临床治疗湿邪为病的使用排行榜上占据半壁江山。
阴陵泉和三阴交是脾经穴位,具有健脾利湿之效;足三里和丰隆是胃经穴位,脾、胃两经相表里,足三里是胃经下合穴,合治内腑,具有调理脾胃之效,丰隆是胃经的络穴,可治疗表里经疾患。时常按揉这四穴,可以改善身体困重的状态。
·阴陵泉穴
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功能:健脾利水,通利三焦。
·三阴交穴
属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能: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滋阴泻热。
·足三里穴
属足阳明胃经,在小腿外侧,当犊鼻(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能:调理脾胃,补虚化湿。
·丰隆穴
属足阳明胃经,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两横指(中指)。
功能:和胃健脾,化痰利湿。
艾条灸,更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除按揉法外,还可以试试艾灸这四大健脾祛湿名穴。
比较方便的是艾条灸,其中悬起灸最适合大家自行操作,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温和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后,与穴位保持一定距离,食指、中指分别置于腧穴的两侧,用以感受炙热程度,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
·雀啄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后,对准穴位似鸟雀啄米状,一上一下地进行艾灸。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一般每穴可灸15分钟左右。
·回旋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与穴位保持一定距离后往复回旋施灸。一般灸20~30分钟即可。
本文来自《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