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三招,肾脏病变早发现
2022-04-18 10:43:00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普及肾脏病的相关知识迫在眉睫。
诊断三部曲:尿常规、抽血、彩超
如何早期诊断肾脏疾病?
梁馨苓表示,“尿常规、抽血、彩超”这三部曲要用起来,缺一不可。
首先,定期做尿常规很重要。它可以发现肾脏的早期异常信号。需要提醒的是,很多患者去医院做检查留小便时,在家已经尿过几次了,那么,这个小便的质量就不高。
“最好是留晨尿!”所谓晨尿,就是晚上12点钟以后你不再排尿了,留的小便标本是早上起来排的第一次尿。晨尿能够至少在膀胱停留6个小时,它有一定的浓缩,能比较好地反映在这段时间里肾脏滤过的情况。
其次要抽血,看看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判断肾功能。
最后是做肾脏彩超,它可以第一时间判断肾脏里面有没有积液,有没有输尿管梗阻,膀胱有没有残余尿量或异物。
医生可以据此鉴别一下有没有梗阻的因素,也是肿瘤的早筛之一,同时也可以判断肾功能衰竭是急性还是慢性的。
三步走,自查不难
肾脏疾病是“沉默的杀手”,它不像高血压和糖尿病,前期的症状比较明显。部分慢性肾病的进展非常快,很可能三四个月就肾衰竭了。
老百姓自己一定要掌握一些方法自查自揪,发现问题及时就诊。梁馨苓介绍了三个实用招数,赶紧学起来——
一是照镜子
早上起床先照镜子,主要看两点,一是看眼睛,本来有双眼皮的,会不会双眼皮消失了?医学上管这叫“眼睑水肿”。如果水肿一天两天就消了,可能是睡前喝水多了,或者枕头低了,或者前一天吃了比较咸的东西等,但如果这种水肿持续几天都不消,那就要去医院检查了。
除了看眼睑,在照镜子的时候还要看看气色是不是暗黄,有无苍白或灰暗,这些都与肾功能不好有关。
二是上厕所
1.早上起床后排晨尿,上厕所时建议低头看一看,尿液冲撞到马桶壁上,有没有持续不消散的小泡泡,如果一直有小泡泡不消散,要排除是否蛋白尿,建议去做个尿检。
2.留意一下尿液的颜色变化,一般来说,早上的尿液是黄色的,因为浓缩程度比较高,但是在第二、第三次特别是下午小便的时候,尿液的颜色是淡黄色,或者尿液的颜色还是很深,像红茶一样,或者像肉水,或乳白色等,这就是异常的尿液颜色了,必须尽早就诊。
3.留意一下尿液会不会有明显沉渣,或絮状物等等。
三是检查双下肢
晚上睡觉的时候按一下自己的双下肢。一般来说,踝关节有一点点肿胀那是正常的,尤其是久坐久站之后都会有一些水分蓄积在下肢踝关节,但胫前或脚踝有按下去持久凹陷的水肿,就要引起注意了。
本文来自《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