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选好钙
2021-07-04 14:11:00市面上的钙产品,五花八门。论成分,有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磷酸钙;论剂型,有钙片、液体钙、口服液、颗粒、泡腾片;论年龄,又分孕妇钙、婴幼儿钙、儿童钙、老年钙。到底该怎么选好?
看钙含量?对!
碳酸钙的钙含量最高,最划算
在常见钙化合物中,碳酸钙的含钙量最高。如果想补300毫克钙,吃同样重量的钙片,含碳酸钙的钙片,你可能只需要吃1片就够了,而柠檬酸钙得吃2片,乳酸钙得吃3片,葡萄糖酸钙得吃4片。
碳酸钙的价格也相对便宜。不过,碳酸钙的缺点也较明显,它与胃酸反应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吃了容易腹胀。
此外,磷酸钙的含钙量也略高(23%),但由于含磷高,不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要选高吸收率的?错!
任何钙,吸收率都差不多
买钙片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广告:“某某钙好吸收”“某某钙吸收率高”。人们花钱补钙,当然希望有高效益。但其实,买钙片并不需要看吸收率,因为任何类型的钙剂,吸收率都差不多。
只要胃酸分泌正常,无论吃任何类型的钙,不管是碳酸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磷酸钙,或是钙片、液体钙、泡腾片、口服液还是咀嚼片,吸收率都差不多。
有些人迷信“高价钙”,比如氨基酸螯合钙,实际上,它们吃进肚子里与别的钙无异。
看特殊添加?关键看加了什么
加了维生素D,补钙效果更好
至于单独补钙好,还是和维生素D一起补好?
现在的研究结果都认为,单独补钙或单独补维生素D,效果都不是很好。一般建议选择复合型的,两种都补。但如果常晒太阳,或有额外补充维生素D的,就不需要选择含维生素D的钙剂,免得过量。
天然钙就好?错!
实际含钙量低、安全性差
有一类补钙产品自称“天然钙”,如牦牛骨粉、牡蛎粉。据说这种钙取自天然生物原料,如动物骨头、贝壳、植物等,补钙更有效、更安全。
但实际上,“天然钙”与矿物质钙并无多大差别,若处理不好,反而不安全。
★动物骨粉
动物骨头除了含钙,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铅、锰、铬、汞等重金属,含有很大比例的磷,摄入重金属对人体有害,而人体也不需要这么多的磷。
★牡蛎粉
贝类磨成的粉,与骨头粉一样,除含钙以外,还含有对人体无益的杂质。贝壳里含有的胶质,还会将钙包裹,导致钙的吸收率非常低。
★植物钙
植物钙,通常是指从藻类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钙,据说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但实际上,植物的钙含量并不高,若要制成钙产品,势必要将植物烧成草木灰,再从里面提取钙,而这种钙已经与矿物质钙没差别。
钙片怎么吃,才最有效?
少量多次,有利吸收
专家指出,同样是碳酸钙,一片200毫克,一天吃3次,与一天吃1片600毫克的相比,效率可以高50%以上。这是因为,当吃进去的钙较少时,钙的吸收率会较高,而吃得越多,吸收率反而越低。
吃钙片,宜在吃饭时,或饭后马上吃。这是因为,随餐吃的钙,可以在肠道里结合食物中释放的草酸,减少草酸吸收,从而阻止尿液中草酸与钙形成沉淀。
而空腹服用钙片,胃酸浓度高,钙吸收很快,特别是当大剂量服钙时,血钙水平快速升高。此时食物中的草酸已被吸收,大量草酸与钙在尿液中相遇、结合,就容易形成结石。
说到补钙,很多人都会想到牛奶。牛奶可谓当之无愧的“补钙冠军”,但除了牛奶,也不乏其他“补钙食物”,可供搭配选择。
本文来自《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