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症状,才是腰突症
2021-03-23 22:11:00有的人,在体检中或因其他原因(非腰腿痛)而进行腰椎X光、CT、MRI等检查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为此感到十分担心。
实际上,有突出不一定是突出症,两者不能等同。
单纯从影像学结果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很高。大部分成年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去做影像检查,都会发现腰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的退变,主要表现为突出、膨出。但如果没有引起症状,就不是腰突症。这些不引起症状
的“腰椎间盘突出”,不过是人体老化的正常的必然过程。
只有当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相应症状时,才算是一种病,才需要治疗。
那么,腰突症有何典型症状呢?不妨一起来看看——
腰痛和(或)放射性腿痛;
腰部活动不灵敏,活动时感觉难受;
行走时腰腿痛,身体僵硬,坐骨神经绷紧;
直不起腰,蹲下后要按着腰才能起来或无法下蹲;
坐骨神经痛,矮凳子坐几分钟就感觉不舒服;
晚上睡觉,半夜腰痛,第二天起来更难受;
神经功能异常,如下肢无力或感觉麻木,甚至大小便障碍。
当怀疑有腰突症时,可先做初步的直腿抬高试验,以作自测。
具体做法:仰卧平躺在床上,伸直双腿,不痛的那条腿保持不动,逐渐缓慢地抬起另外一条疼痛的腿。
一般正常人直腿可抬高到90度左右,且不会疼痛。若抬高不到90度就出现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
如果抬起角度小于65度时,就出现明显的疼痛加重;甚至只抬高到20~30度就剧烈疼痛难忍,感觉像有条“筋”扯住腿一样的痛,很可能就是腰突症了。
此时,建议尽快到医院骨科就诊,必要时做X光、CT、MRI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别太担心!腰突症可以治好
“突友”的担心
@突突突突!:腰突症已伴随我快一年了,开始是腰腿不适,现在连行走都有点困难了。听说这个病是一辈子的事,即便手术也不一定能有很好的效果,感觉人生再无法像以前一样了,生活处处受限,相当的失落……
@小强哥哥:做过几次针灸后,感觉好点,起码睡觉时没那么痛了。家人建议我赶紧手术,怕耽误了可能会瘫。但我还是没放在心上,觉得多注意休息就可以自愈。
@站稳稳:保守治疗两年半,从不能走路到能勉强忍痛走路,一直想去手术就是无法下定决心……
患上腰突症,有的人重视不足,以为只要注意休息就能自愈;有的人却非常恐惧,担心患病就好不了了。
这都是不正确的认识。
一方面,腰突症固然不能轻视。须知,在腰突症早期症状不太明显的情况下,如果不干预治疗,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到腰腿剧痛、下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也不必过于惶恐而整日惴惴不安。因为通过规范的治疗,腰突症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和临床治愈的。
超八成患者保守治疗有效
保守治疗,即非手术治疗,是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卧床休息、口服药物、牵引、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等治疗。
对于初次发病,病程较短;或症状较轻,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或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以及由于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皮肤疾病,不允许手术治疗者,均可先行保守治疗。
事实上,大多数腰突症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保守治疗,一个月内即可获得缓解或治愈,只有10%~20%需要手术治疗。
譬如,症状显著且反复发作,或持续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而保守治疗无效;虽为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神经受压严重,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合并腰椎滑脱或腰椎不稳;高位及巨大椎间盘突出等情况,方才考虑手术治疗。
具体手术指征需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判断。
注意!别陷入治疗误区
腰突症的治疗方法繁多,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要避免陷入误区,否则容易导致疗效欠佳、久治不愈,甚至加重病情。
一疼痛,就盲目去推拿按摩
许多人一旦腰腿痛,就会去推拿按摩。诚然,推拿按摩疗法用于腰腿痛,效果有时很不错,甚至可以“手到病除”。但需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腰突症都适合推拿按摩,如纤维环已破裂或髓核已冲破后纵韧带突出者,就不适合。
而现时推拿按摩的门槛较低,很多非正规机构的从业者在做手法时,连检查的片子都不看或看不懂。其所施行的不当手法,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事故。
因此,若要推拿按摩,最好到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断后再施治。
滥用止痛“特效药”
一旦疼痛严重,很多人会使用止痛药来缓解。殊不知,止痛药不可长期使用,否则可能出现胃肠、肝脏等的不良反应,以及引起药物依赖性。
市面上,有些止痛“特效药”,还打着中成药的旗号,但实则含有糖皮质类激素。糖皮质激素,可能抑制人体免疫系统,降低机体防御力,长期不当使用,不但有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后果十分严重。
故这些“特效药”,不能滥用,更不能长期用。
轻信治疗广告
现如今,网络上、某些媒体上,关于腰突症的治疗广告越来越多,比如,“定期拔一拔、腰突不会麻”“打了一支针、突出都能缩”“一针见效、再针神效”“一秒钟治愈,保证不复发”等。
看到这种轻付出就能获得大收获的腰突“治疗”广告,别轻信,很可能是炒作、欺骗。
因为对于腰突症,要使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需经过突出物复位或变位、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消失、神经功能恢复、腰部肌肉韧带炎症恢复等一系列过程,而这个过程,最短也需要5~10天的时间,根本不可能“立刻见效”。
有些治疗方法,可能可以快速缓解症状,但并不能保证不复发。
初见成效,就马上停药
有的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疼痛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后,就以为病好了,便喜滋滋地停药。
其实,这时病灶处的炎症只是控制了一部分,尚不稳定,停药后,病情会马上或反复发作。
在此再次强调,用药必须谨遵医嘱。切忌乱服、滥服药物,更不能擅自停药、调药和改药。
治疗期间依然劳累、奔波
有的患者,平时工作、生活忙碌,好不容易才抽出时间去治疗。治疗期间,在疼痛有所缓解或消失的情况下,就把自己当健康人——立即恢复上班、做家务(抱孩子、蹲着洗衣服、弯腰拖地等),这样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导致病情出现反复。
有的患者则急于康复,一听说哪里的医生好、治疗效果好,就不辞辛苦,一路奔波而去,长时间开车(坐车)、久走久站,反而加重了病情,得不偿失。
手术根治,一劳永逸
很多患者认为,手术可以彻底去除突出的椎间盘,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实际上,腰突症的发病根源在于纤维环破裂,要达到根治目的,修复破裂的纤维环是关键。但无论传统手术还是微创手术,都只是切除了突出的髓核,并没有修复破裂的纤维环。术后如果再次受到损伤,髓核又会从纤维环破裂处溢出,导致病情复发。
延伸阅读:微创手术一定比传统手术好?
很多患者想当然地认为,微创手术对身体创伤小,一定比传统手术好。
其实不然。
腰椎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各有优劣,适合不同的患者。对于年纪较轻、腰突病情单一,突出在神经管的位置且突出物较小的,可进行微创手术;而对于年纪较大、椎间盘退变严重、腰突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则需要做传统开刀手术。
如果一味追求微创小切口,因术中视野不能暴露充分,反而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具体选择何种术式,最终须由脊柱外科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
本文来自《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