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抗病力,这样做
2021-01-07 21:51:00为尽可能地避免病菌感染,除了保持良好的防疫卫生习惯之外,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心理稳定等,对提高抗病力也十分重要。
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在多个不同的场合提出,“免疫力是人体抗疫的好朋友,即使将来有特效药上市,我们也认为免疫力是最重要的一个特效药” 。
他建议大家,在营养摄入方面要尽量做到均衡,特别是要保证一定量的蛋白质摄入,“在产生抗体等特殊的抗病毒的或抗细菌的一些免疫物质的时候,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原料”。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于康也建议,“老年人群体要做到食谱的宽泛、广泛性,一天吃12种食物,一周最好能吃25种食物”。他还呼吁,要“多回家陪老人”,这是让老人好好吃饭的最好的一个办法。
建议:
1.食物多样化,均衡摄入多种营养。
2.多食富含优质蛋白的蛋类、禽肉、水产品和大豆制品。
3.避免进食油腻、煎炸、烧烤、辛辣食物。
4.慎食寒凉性较强的水果(如西瓜、梨等),可将水果烹热后再食用。
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研究表明,长期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患传染性疾病的风险。研究同时指出,在进行大强度运动的3~72小时,身体会处于免疫“空窗期”。何为“空窗期”?意思是,这段时期会比平时更容易遭受病原体感染。
可见,运动是把双刃剑,适量运动有益健康,过度运动损害健康。
建议:
1.推荐规律性的中强度运动,如健步走、慢跑、游泳、做瑜伽、跳绳等,每周进行4~5次,每次30~40分钟即可。
2.老年人可进行深呼吸、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锻炼,以身上有微微温热感或微微汗出为佳。
3.外出锻炼时,应避风寒,保证头、颈、腰背、下肢的保暖。出汗后,如果衣服湿了,应尽快更换衣服,或提前垫干毛巾在前胸后背吸汗,保持身体干爽。
心态良好,提高心理免疫力
过度的心理压力、焦虑,不仅会影响睡眠,还容易导致消化与免疫失调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地调动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建议:
1.心情烦躁不安时,不妨听听音乐、看看书、写写日记,或外出散散步、跟朋友倾诉。
2.多做放松训练,如对头部、手部、上下肢、双脚等进行逐渐紧张和放松练习,以放松全身。
3.适时修炼心境,让自己宽容、善良、乐观、淡泊,这些都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本文来自《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