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养生
2019-08-26 18:08:00受访专家:李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爱此壶中道,相传可久长。
香氛宜俗雅,气韵化阴阳。
始作神农药,方成陆羽汤。
江南生异草,日月养精光。
——紫晨《茶道经》
茶,是中国文化的代表物,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必备品。
当今社会,“茶道”尤为流行。然而,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辉教授眼中,这些茶道大多“纠结于案席之摆设、宾客之举止、啜饮之规范”,它们其实不叫茶道,而只能叫做茶艺。
究竟,什么才是茶道?2019年春,李辉教授以紫晨为名,出版了一部《茶道经》。书中,李辉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道”的层面入手,根据茶气的不同,将绿、青、红、黄、黑、白六类茶划分阴阳,并与人体十二经络建立起关联。
“什么茶对人是健康的,什么茶对人是有害的,必须要拿出科学的证据来。”身为一名常年喝茶的科学家,李辉教授称自己所谓的“茶道”,是建立在哲学与科学实证的基础上。
本期,就让我们走近李辉教授,一窥中华茶道的养生秘密。
茶道,6000年前就存在
什么是道?
古人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既然“道”离不开阴阳,那么“茶道”,也一定与阴阳密不可分。
道、气、阴阳——这些概念听上去,有些玄妙,很容易把人绕晕。但李辉教授从现代人类学的角度入手,结合自身多年来对茶的文化历史研究,向我们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
第一个问题,茶是什么时候起源的?
传说中,在神农时代,茶就已经被发现与推广。“现在的考古发现和基因鉴定,都把它定位在距今6400年至6500年之间。”
李辉教授进一步讲解:“这个年代,是中原的仰韶文化达到巅峰状态的时期。从仰韶文化出土的大量彩陶上,经常可以看到太极的原始图案,如S极、阴阳的水波、阴阳鱼等。而这些图案都和太极有关,传达着一阴一阳的概念。”
第二个问题,最早种茶饮茶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在马家浜文化后期,也就是距今6000多年前,浙江的田螺山遗址里出土了人工种植的茶树,还挖出来很多饮茶的器具,如煮茶的茶壶、喝茶的茶杯等。”
李辉教授告诉我们,种种考古证据,都证明了中国人喝茶的历史悠久。
而特定时代的产物,必须置身于相应的文化背景中来考量。于是,不难发现,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茶,与其所处的神农时代的阴阳概念,是相呼应的。
就喝茶的功能而言,“在神农时代,茶是一种药,它与人体的阴阳平衡关系很密切。我们饮茶,必须要讲究阴阳平衡,身体平衡了才可能有健康”。
功能的背后,需要有科学原理和哲学规律的支撑,这就上升到了茶道,“茶道者,茶气之阴阳也,其关键就是在讲茶气的阴阳平衡。一阴一阳,是指阴阳比例一比一,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本内容为《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转载、转摘、复制、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者,须征得本司同意。
本文来自《健康养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