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圆明园
2013-03-26 15:00:14又见圆明园
李向阳 刘 阳
小编我见到圆明园了——真的,不是在电影上,也不是那片被烧成残垣断壁的遗址,而是时逢盛世的圆明园胜景。你一定觉得我是在瞎白话,作为中国人,谁不知道1860年圆明园遭遇的那场浩劫?
可是……一点不骗你,我确实见到“重生”的圆明园了。
胜景能重现吗
你听说过“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吗?据说通过它,可以再现圆明园当年的胜景。有那么神奇吗?半信半疑的小编,抓起相机直奔圆明园。
进了圆明园南大门,工作人员递给小编一个平板电脑,他介绍说,“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其实就是一套预先安装在平板电脑上的应用软件,利用它,就可以使奇迹再现。
抱着电脑坐上电瓶车,小编顶着呼啸的寒风,直奔第一个景点——含经堂景区。
穿越时空见奇迹
一路上,小编脑子里都是圆明园的尘封往事——
1709年,康熙皇帝大兴土木,拉开了修建圆明园的序幕。之后的150年里,圆明园不断扩建,集中了中国南北的名园胜景和西方建筑的精华,成就了一个梦幻般的人间奇迹。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这样赞美圆明园: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
就是这样一座人间仙境,竟然惨遭劫难。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胆小无能的咸丰皇帝早已逃到承德的避暑山庄避难,扔下偌大的北京城任由侵略者宰割。英法联军闯入皇帝的离宫圆明园,开始了一场疯狂的掠夺。士兵们用无数奇珍异宝塞满了自己的腰包,然后一把大火把有着“万园之园”美称的圆明园烧成了一片废墟。从此,这座清朝6代皇帝历时150年修建的人间胜景不复存在。
如今眼前除了覆盖着皑皑白雪的残垣断壁,昔日的一切辉煌都已经灰飞烟灭。小编真是越看越痛心。
含经堂到了。据史料记载,含经堂建于乾隆年间,是圆明园最大的建筑风景群,有大小殿堂近30座,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是乾隆皇帝读书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他颐养天年的养老院。
可是眼前的含经堂,除了残破的地基和粗大的柱础,几乎一无所有。
工作人员指导小编用平板电脑上的摄像头对准了一个半米见方的纸板上的二维码,扫描了一下。刹那间,奇迹出现了——
屏幕上忽然矗立起巍峨的宫殿群,粗大的红色廊柱,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庭院里,树木扶疏,花红柳绿,清泉喷涌。
小编手举电脑慢慢转动身体,周围的景色随之变化,就像在看360度全景电影一般。宫殿群东北角高大的戏楼仿佛传来喧天的锣鼓声,正在上演着一幕幕戏剧;东边热闹的街市熙熙攘攘,皇帝足不出宫就可以在此体验民间生活;御笔题写的“礼园书圃”匾额高挂在藏书楼内,手抄本《四库全书荟要》静静地躺在书柜里,等待着皇帝去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