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 贝
2011-09-14 14:41:40
在绵软洁白的沙滩上漫步,看远处自由飞翔的海鸥,听浪花拍击海岸的声音,再捡拾几枚小巧别致的贝壳作为纪念,多惬意的海边旅游生活啊!
遗憾的是,在刚过去的暑假里,嘟嘟和小沙没机会去海边旅游。不过,他们却有机会“拾贝”!原来,他们参观了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的“海洋贝壳展”,这个展览展出了上千种千奇百怪的贝壳,让他们大开眼界。
在展览上,他们了解到,原来贝类动物共有十多万种,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的长相虽然差异很大,但结构和特征却很相似:身体柔软,由头、足、躯干、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组成。贝类的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瞧瞧他们精心“拾”的各种贝壳吧。
最珍贵的宝贝
哇,这个展柜中的贝壳,个个体形圆润,表面润泽光滑,壳上还布满了各种美丽的斑点和花纹,看起来精美绝伦。
它们就是宝贝哦——请注意,它们真的是宝贝!
平时,大家都把珍奇贵重的东西称为宝贝。嘿嘿,其实每次大家说起“宝贝”时,都是在叫某些贝壳的名字呢。宝贝是在海洋中生活的一类漂亮又稀少的贝类,属于宝贝科(又叫宝螺科),全世界总共有大约200个成员。
想知道宝贝为什么有这么好听的名字吗?先来看外表,瞧这完美的曲线,光亮的表面,艳丽的斑点和花纹,够漂亮吧?
再算算身价,很多宝贝稀罕贵重。比如,虎斑宝贝是个头最大的宝贝,它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再来看看宝贝的身份吧,它们曾经长期作为古人的钱币!最常被当做钱币的是货贝(又叫黄宝螺),它们体型较小,呈椭圆形,表面颜色淡黄,有两条很明显的深色横纹。有没有发现货贝很像一个汉字?那就是繁体字的“贝”字——“貝”。你瞧,“貝”字的外框模仿了货贝椭圆形的贝壳,框内的二横就像贝壳上的横纹,下面的两点表示货贝的两只触角,很像吧?古人就是模仿货贝创造了“貝”字。
最能干的珍珠贝
珍珠,晶莹剔透,璀璨夺目,非常名贵,但是生产珍珠的“工厂”并非什么大型名牌企业,而是普普通通的贝类动物,其中最专业最能干的“美丽加工厂”就是珍珠贝啦。
珍珠贝“加工”珍珠的过程是这样的:当小沙粒等异物掉进珍珠贝的外套膜中时,为了缓解不适,珍珠贝的上皮细胞就会不断增生,形成珍珠囊包裹住异物,珍珠囊不断分泌珍珠质(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有机质),将异物一层层包裹起来,最终,璀璨的珍珠形成了。
最奇特的骨螺
形容一个人有点本事,人们常说“有两把刷子”,看看骨螺的长相,是不是天然具有“两把刷子”?
骨螺家族种类多,分布广,从潮间带到
最古老的鹦鹉螺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鹦鹉螺!
很多同学都知道,人类模仿鹦鹉螺的身体结构研制出了潜水艇,可多数人并不知道,鹦鹉螺还是“活化石”呢。鹦鹉螺诞生于5亿年前,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们的身体结构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就像化石一样记录着来自遥远古代的信息。它们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鹦鹉螺和大法螺、唐冠螺、万宝螺并称四大名螺,这次,嘟嘟和小沙也见识了四大名螺的风采。
最多变的凤螺
你瞧,这个展柜里的贝壳外形多么丰富多彩啊:前后左右伸展出6条“爪子”,就像汉字“水”的水字螺;贝壳有多条突起,特别像蜘蛛的蜘蛛螺;长着小“脑袋”和细“尾巴”,还有几条“短腿”的蝎螺;拥有长“鼻子”,仿佛不断在水中探寻猎物的长鼻螺;“脑袋”尖像个子弹头或钻头的钻凤螺……
这些贝类就是凤螺。奇怪,从长相上几乎看不出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为什么它们会同属一族呢?原来,凤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壳的前部有一个U型缺口,它们会从缺口处钻出脑袋,偷偷地看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