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茶饮料含几片茶叶
2012-09-20 18:45:05马志英
教授级高工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
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
茶饮料销量正在赶超碳酸饮料
茶饮料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饮料之一。它迎合了亚洲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既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又含有天然茶多酚,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茶饮料分为茶汤饮料、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和其他茶饮料。
茶汤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保持原茶应有的风味;果汁茶饮料是在茶汤中加入水、原果汁(或浓缩果汁)、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成品中原果汁含量不低于5%;果味茶饮料是在茶汤中加入水、食用香精、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碳酸茶饮料是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味,然后充入二氧化碳;奶味茶饮料是在茶汤中加入水、鲜乳或乳制品、糖液等调制而成。
我国是世界上饮茶历史最长的国家,但工业化茶饮料的发展历史很短,至今不过20年左右。不过,我国茶饮料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惊人,几乎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占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1/5左右,超过果汁饮料,名列饮料市场的“探花”。按发展势头看来,茶饮料大有赶超碳酸饮料之势。
茶饮料的精华是茶多酚
茶饮料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不断显露。在超市里选购茶饮料时,可以发现五花八门的“茶饮料”。这些茶饮料大多打着“原叶”、“自然”、“严选乌龙茶”、“好茶味”等旗号,与纯天然的茶“套近乎”。但是,这些茶饮料的配料表中却很少标注茶的成分含量,不免让人生疑。曾有不少消费者问我:“一瓶茶饮料里究竟含有几片茶叶的成分?”
大家所关心的“茶叶的成分”,具体来说就是茶多酚和咖啡因,它们是茶饮料的特征指标。如果饮料中不含茶多酚和咖啡因,或者它们的含量不达标,就不是茶饮料,充其量只能被归为“茶味”饮料。
其中,茶多酚是成就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实际上茶叶的许多保健作用都是茶多酚在起作用。因此,茶饮料中精华有效成分量是茶多酚的含量。
我国2008年实施的茶饮料国家标准对茶饮料中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目前国家还没有强制要求茶饮料标注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因此,现在多数茶饮料产品都不标注。很多茶饮料的配料表对于茶成分的标注,只写某种茶的茶粉或者浓缩液,对于其中究竟含有多少茶多酚却没有具体说明。
为了防止有人把茶多酚和咖啡因加入饮料中假冒茶饮料,国家标准特别标明:“不得使用茶多酚和咖啡因作为原料调制茶饮料。”有人很不理解,我国茶叶产量极大,低端茶叶价格极其便宜,为什么有的企业不用茶叶生产茶饮料,而使用添加剂呢?
其实生产茶饮料不像我们平时泡一杯茶那么容易。要生产优质茶饮料,工艺颇为复杂,尤其要有核心的萃取、提纯等关键技术,才能将茶叶的风味和营养保留在茶饮料中。由于茶多酚会氧化,茶饮料往往较混浊,还需应用超滤技术使其纯净,但这又会损失香气。茶饮料既要清亮又要香醇,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还需要较高昂的设备投资。
制作茶饮料的茶叶原料成本很低,但制作一瓶优质茶饮料的工艺和设备成本不菲。相比之下,“化学茶”只要配制就可,设备简单、投资少。这就是假冒茶饮料被趋利者看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