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生活》
开博时间:2016-07-01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药膳协会协办,是面向家庭的饮食生活类全彩月刊。
访问量
文章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看,那颗穿着水晶外套的菜
2020-09-10 11:01:00
这些年不管是在菜市场还是餐厅,有种蔬菜的曝光率越来越高:碧绿的茎和叶肉嘟嘟的,表面还布满了水晶一般透明发亮的小颗粒,自带闪闪发光的效果。
一场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的争论
2019-11-19 13:33:00
今年5月,主流媒体发布了一则关于“我国青藏高原养殖三文鱼已占国内1\/3市场”的新闻,引发了各界对于虹鳟鱼是否可称为“三文鱼”的争议。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放到热水中的神奇
2019-10-30 13:31:00
近日看到微信上有一则信息在朋友圈中转发:“在医药领域有效治疗癌症的最新进展,把薄苦瓜片放在杯子里,加入热水,水会变成‘碱性水’。
牛肉制品的猫腻,你了解吗?
2019-10-28 13:17:00
曾经被严厉取缔的“注水牛肉”在安徽全椒、来安两县卷土重来。相较之前的“注水牛肉”,此次的“注水牛肉”不仅注水比重更高,手段也更为残忍。
墨鱼汁是个宝,千万别扔掉
2019-10-24 16:11:00
墨鱼(又叫“乌贼”)、鱿鱼(又叫“枪乌贼”)和章鱼是远房亲戚,也是 重要的海洋渔 业资源。它们都能在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然后像忍者那样遁逃。
从陈皮铅超标看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
2019-10-07 21:13:0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的抽检通报显示,广东佳宝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九制陈皮(话化类),铅(以Pb计)检出值为6.69毫克\/千克。
棕榈油 还能吃吗
2018-04-08 21:43:00
近日,欧洲食品安全局发布的一份健康研究报告称,在 200℃以上高温精炼过程中,棕榈油比其他植物油会产生更多的致癌物质——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植物油新型污染物。它们对人体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种棵迷迭香,把“活”的香气带回家
2018-04-05 18:27:00
枝叶繁茂了,就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吃它!本来就是调味香料嘛,将它的壮盛叶子掰几片下来,洗净切碎,用法就跟干的迷迭香碎一样,可以在烤排骨、烤鸡腿的腌制阶段放上一些,让香味渗透进肉里去,也可以在肉类或者蔬菜烧好以后,撒上一些,趁热出锅,热气令香气蒸腾起来。
养出年轻美肌 内补有术
2018-04-03 21:40:00
年轻鲜活的“少女感”肌肤风潮正盛,但面对岁月侵袭,肌肤黯沉、色斑、松弛问题纷纷来袭,让肌肤骤失年轻光彩。及时做好减龄修护,才能让肌肤少女感提升,拥有透亮、白皙、活力的年轻美肌!
汤汤水水防“春湿”
2018-03-30 20:03:00
“乍暖还寒,最难将息”时候,春雨绵绵,温暖潮湿连墙壁都“出汗”了,人若受到湿气侵袭容易变疲倦和昏昏欲睡,呼吸系统疾病、感冒、肠胃不适和皮肤病等也会轮番来袭。雍丽提醒,在温湿季节,不妨煲些健脾祛湿的汤水饮用。
双氧水到底能不能用于食品
2018-03-29 22:41:00
双氧水的学名是“过氧化氢”,通常说的双氧水是浓度为 3% 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双氧水的用途非常广泛,最常见的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双氧水为何会用于食品中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似笋又非笋 绿白总相宜
2018-03-28 21:41:00
芦笋是菜市场里常见的蔬菜,是天门冬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芽。别看它字里有“芦”有“笋”,其实它与芦苇或竹笋都没有亲戚关系。禾本科植物芦苇嫩芽别名“荻笋”或“南荻笋”容易被误认为芦笋,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有着“洞庭虫草”的美誉。
茄子的营养新发现
2018-03-27 22:03:00
菜场里,层层叠叠的绿色菜蔬之中,点缀着鲜红的辣椒、西红柿,雪白的蘑菇、平菇,还有紫得发亮的茄子,煞是好看喜人!我自幼喜食菜蔬,更偏爱茄子。茄子又称“落苏”,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塑料变食品
2018-03-26 20:43:00
最近“塑料君”频频在朋友圈转发的视频中“背黑锅”,特别冤枉。先是看到把塑料袋扔进机器里,然生产出了白花花的大 米;接着看到紫菜 和黑色塑料袋一样撕不开,嚼不碎,就说紫菜是用塑料袋做的;不久又出现火烧粉丝的视频,口口声声说粉丝也是塑料做的。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干燥剂爆炸
2018-03-23 23:20:00
近来 , 有关食品干燥剂爆炸导致孩子眼睛受伤或失明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频频转发,有的内容称:据央视新闻报道,一名 5 岁男童因将零食包里的小包干燥剂拆开,倒入瓶中加水玩耍,岂料瞬间发生爆炸,一只眼睛因碱性液体侵蚀,造成失明。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彩色反光的牛肉有毒
2018-03-22 22:46:00
近日,有不少网友在朋友圈发文反映牛肉有毒。有的说:“好恐怖啊,在外卖中吃到的牛肉,在灯光下居然出现了彩色的反光,有的呈金绿色,也有的呈金粉色。”有的说:“买来生的牛腱子肉自己煮熟,发现切开后熟肉表面也有鱼鳞般的七彩反光,不敢吃了。”
老挝三夜
2018-03-21 20:59:00
因缘际会,最近“说走就走”去了我的旅游地图里十分偏门的国家——老挝。湄公河、原始森林、红酸枝、沉香、寺庙、社会主义体制、老挝人民军、神秘气质……这些种种是之前我对老挝的全部印象。
谨防食物中的弯曲杆菌污染
2018-03-20 21:45:00
弯曲菌属是一类微需氧菌,是呈弯\n曲状的杆菌,不产生芽孢。其中空肠弯曲菌是引起人类腹泻的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可在 37℃~42℃条件下生长,对热敏感,55℃~ 60℃时 3 ~ 5 分钟即可被杀死。
含糖饮料,痛风病友的口“蜜”足“剑”
2018-03-19 21:00:00
这里的“糖”特指饮料中的果糖。果糖主要来自水果和谷物中,具有口感好、甜度高、升糖指数低和不易导致龋齿等优点。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 1.8 倍,是所有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糖,所以在同样的甜味标准下,果糖的摄入量仅为蔗糖的一半。
海中人参
2018-03-16 20:03:00
海参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6亿年,其肉质滑软,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零胆固醇食物。中国历来将海参奉为瑰宝,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是海味“八珍”之一。早在明代,《食物本草》中就记录海参具有主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虚损的养生功能。
大米含砷?吃还是不吃
2018-03-15 22:29:00
近日,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全球粮食安全学院研究发现,大米有的无机砷是其他食品的 10 倍,长期触无机砷会导致心脏病、糖尿病、神经系统损伤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这一报道令人忧心忡忡,在我国,大米\n尤其是南方,主食就是大米。
春捂食疗菜
2018-03-14 22:14:00
春天虽然白天温暖,但早晚还是会有春寒的袭扰,很容易导致感冒,心脑血管患者则易突发疾病而产生意外。“春捂”首先要注意胸背保暖,不要轻易脱去外套,其次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适时添加衣物。
吃鱼补脑,越贵越好吗
2018-03-13 22:23:00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们绞尽脑汁,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从奥数、各种培优,到学前教育、幼教、早教,竞争的战火一直延伸到娘胎里。虽然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但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智力发育确实与娘胎里的营养状况有一定关系,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
朝鲜旅游吃得出人意料
2018-03-13 10:23:00
去朝鲜的小飞机一周两班,两小时的航程,不料也给我们上了结结实实一大盘饭菜:两团浇了奶油蘑菇汤的白米饭,两块火腿三明治,一盒生菜色拉,一盒炸猪排,一盒烤土豆,目测是 120千克大胖子的量。
超高压保鲜
2018-03-09 18:01:00
美食不仅提供消费者美味和营养,还能获取感官上的满足感。传统的加工食品,往往会因为加热过度而导致营养流失,或是失去原有的色泽。随着食品工业技术的进步,冷加工行业逐渐兴起,食品的营养和感官特性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留,也越来越接近天然。
“面条含胶”的真相
2018-03-08 17:36:00
最近微信朋友圈有一个视频,有人将生面条放进清水揉搓清洗,结果洗出一团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因此认为面条中添加了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难道现在的面条都不能安心吃了吗?
“硫磺熏蒸玫瑰花”是真的吗
2018-03-07 15:40:00
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中,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在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摘,及时低温干燥而得。性甘,微苦,温,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正确认识亚硝酸盐
2018-03-05 17:10:00
近年来,亚硝酸盐可谓“红得发紫”,隔夜菜不能吃,因为含有亚硝酸盐;千滚水不能喝,因为含有亚硝酸盐;腌腊食品不能吃,因为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究竟是什么?使用有哪些限制?真的会对人体造成那么多危害吗?
鸭跖草 野地里的翩翩蓝蝴蝶
2018-03-02 22:45:00
小时候,从家到学校有一段沿着小河浜的路。春夏两季,河浜边上的野草丛中,一种透着湿润气息的小花朵常常惊艳我的视野:两枚纤薄的水蓝色花瓣向上扬起,下方长着一枚白色半透明的花瓣及花蕊,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甜味剂的忧伤
2018-03-01 23:11:00
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纽甜、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D- 甘露糖醇、甜蜜素、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乳糖醇、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可作为甜味剂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食品中。
食用色素真的那么可怕吗
2018-02-28 18:32:00
现代人追求天然健康,可谓“谈色素色变”,有部分企业生产的食品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用色素而被曝光。那么,添 加了色素的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食用色素又称“着色剂”,是赋予食品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
食疗养好肺 造就“防霾金盾”
2018-02-27 16:11:00
“金盾”意指肺脏在抵御当下空气污染和雾霾时期,增强肺脏的各种抗病能力,包括预防肺癌的能力。有关临床预测:未来上海附近地区肺癌患者会逐步上升,这与“脏空气”污染后的“雾霾”成因果比例关系。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食用油致癌
2018-02-26 19:22:00
常看到朋友圈转发那些有关食用油的帖子,“吃了转基因玉米油和大豆油会得怪病和致癌,严重的会断子绝孙”;“植物油做饭可致癌”;“棕榈油含有致癌成分,千万别吃用棕榈油加工的食品,尤其是巧克力”等。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千滚水致癌
2018-02-23 23:47:00
直接用自来水蒸煮食物,盖上锅盖,自来水里的“氯”无法挥发,会吸附在食物上,吃了这些食物会致癌。反复烧开的水或蒸馒头时剩下的蒸锅水,重金属和硝酸盐的浓度会增加,而硝酸盐受热分解成亚硝酸盐,喝反复烧开的“千滚水”或吃反复用蒸锅水蒸的食品,肯定会中毒甚至致癌。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纯净水和瓶装水
2018-02-23 00:03:00
酸性或中性的,这与纯净水的加工工艺和特性有关。问题的关键是,喝这种纯净水会危害健康吗?首先 , 国内外医学科学中并没有“酸性体质”这个说法,检测和判断人体体质酸碱性的项目指标是什么?
鸡蛋黄越黄越好吗
2018-02-14 19:47:00
鸡蛋黄的黄色主要来自类胡萝卜素,比如最常见的叶黄素。叶黄素是植物成分,鸡无法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或者饮水中获得,著名的“三黄鸡”的黄色就来自于此。
隔夜茶能不能喝
2018-02-13 22:31:00
中国人爱喝茶,但隔夜茶却身负恶名。由于茶多酚类物质被氧化成茶黄素、茶褐素,久置的茶汤会呈现黄褐色甚至发黑,味道也变得更加苦涩。“隔夜茶不能喝”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有很多人担心隔夜茶会出现细菌、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的问题,甚至有人说它能致癌。
风信子 信不信我有第二春
2018-02-12 20:14:00
与水仙、蝴蝶兰这些年宵花(年节\n花)相比,风信子大概是懒人最爱:既不需切割雕镂,又不用浇水施肥,只要一个瓶子半瓶清水往那里一放,等着抽叶开花即可,那水还不必很勤快地换。
冬季如何食用胶原蛋白
2018-02-10 02:45:00
胶原蛋白为结缔组织的主要蛋白质,人体皮肤总重的70%为胶原蛋白,软骨中几乎都是胶原蛋白,肌腱、肌筋中胶原蛋白纤维占80%,而人体正常骨骼中也含 80%的胶原蛋白。
冬季谨防“情绪感冒”
2018-02-08 16:16:00
冬三月里,稀薄的阳光、萧条的冬色、凛冽的寒风,令不少人触景生\n情,郁郁寡欢,似乎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神志病专家指出,这些人很可能是感染了“冬季心理流感病毒”,出现了“情绪感冒”的症状。因此,冬季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还应积极提防“心理流感”。
不为人知的日本咖喱文化
2018-02-08 16:12:00
咖喱是日本人特别喜欢的一种食物。说起日式料理,著名的有寿司和荞麦面,但也不是很多日本人常吃这些食物。可以说,平时常享用意大利面、汉堡包、拉面、麻婆豆腐,还有咖喱饭等各国料理,才是\n日本人的日常饮食生活。
补血佳品花生衣
2018-02-07 12:59:00
花生衣即花生皮,是花生种子外表面的那层红色(或 黑 色)种皮,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维 生 素、矿物质 等 营养成分。棕红色花生衣的养血、补血效果较佳。处于经期、孕期、产后和哺乳期的女性失血和营养消耗较多,宜常吃花生衣,建议平时吃花生时连红皮一 起吃。
本草石斛
2018-02-06 15:54:00
石斛,又名“石斛兰”,是兰科石斛属植物的统称,为附生植物,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按其作用可分为药用石斛和观赏石斛。说起石斛,很多人都略知一二,历代诸多医学典籍均将石斛收入其中,奉为“药中上品”。然而因它品种众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一再对其修改、完善。
风味鱼丸
2018-02-03 20:12:00
每到冬天,火锅就成了“暖身”美食,在寒风凛冽的晚上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不管是麻辣锅还是肥羊锅,都令人十分满足。吃火锅离不开那么多让人垂涎欲滴的涮料,鱼丸、菌菇、蔬菜、羊肉、牛肉等,其中鱼丸可以说是火锅涮料中的必选,鲜香和 Q弹的口感,令人欲罢不能。\n
饮食攸关前列腺
2017-07-20 10:43:00
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都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男性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控制不仅仅依赖于药物治疗,饮食的调理也必不可少。而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与前列腺患者的进程休戚相关,拥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n
新版膳食指南出炉,你吃对了吗
2017-07-20 10:14:00
2016 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2016年发布的膳食指南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共有六大核心推荐,适用于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n
秋冬“米气灵”食疗方
2017-07-18 20:51:00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分析,“气”属于 细胞能量范围,故有报 道称“气”能提升细胞乃至人体脏器的代谢活力。“米气”又是什么气呢?唐代孙思邈《千金方·食治》:粳米能“养胃气”。《本草纲目》载:粳米“性甘平,是健脾胃、培中气的良药。每日起,空腹虚,食粥一碗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n
梅兰清香食疗法
2017-07-17 01:33:00
起梅花和兰花科石斛的食疗运用,首推上海药膳界的泰斗——孟仲法教授。他把用中药绿萼梅冲泡的饮品冠以“幽香茶”的雅名。我以此茶招待不少中外贵宾,品尝后广受赞誉,犹如梅花暗香,远飘海内外。\n
五彩稻米
2017-05-27 15:20:00
多年来,经过科学家不断选种培育,我国稻米的产量和品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市场上的稻米品种繁多,近来又出现不少功能性大米,包括有色大米、营养强化米等。这些稻米与我们平时食用的普通大米有什么区别?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益处?\n\n
警惕生鸡肉中的沙门氏菌
2017-03-07 09:54:00
致病菌是伴随人类一生的敌人,其中沙门氏菌导致的疾病多数是急性胃肠炎(拉肚子),因此一般不受重视。然而,老人、婴幼儿和免疫力较差的人感染此菌后有可能发生菌血症和全身性感染,因此沙门氏菌是不可忽视的健康威胁。据统计,它在美国每年造成超过100 万人次患病,而我国估计每年有900 多万人次患病。\n
萝藦 可以吃的“婆婆针线包”
2017-03-07 09:37:00
萝藦是一种多年生的草质藤本植物,茎柔软有韧性,比牵牛花的茎稍粗,若有其他植物的枝条可以依附,它的纤细藤蔓可以缠绕而上长达数米,在合适的依附物上茂盛地生长成一堵绿墙。
植物油烹饪可致癌?不必慌张
2017-03-07 09:32:00
英国科学家称,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烹饪时会产生大量醛类化合物,可能导致癌症、心脏疾病以及痴呆等多种病症,科学家推荐使用橄榄油、椰子油、黄油甚至猪油替代植物油。一时间,“植物油致癌”的消息在各大网站、微信朋友圈中疯传。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呢?
地沟油都去哪了?
2017-02-21 10:49:00
近年来,有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令消费者谈“油”色变,外出就餐时胆战心惊。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严厉的监管措施,许多专家和企业也不断探索,为地沟油寻找更好的出路。
活力燕麦
2017-02-21 10:18:00
燕麦是一种古老的农作物,我国早在2 000 多年前就有种植栽培的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为“雀麦”,可降糖补阴、养颜美容。目前,市场上的燕麦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应如何挑选?常吃燕麦对健康有哪些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