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那只萌熊!
2018-03-22 22:50:00熊一直是猛兽里的另类萌物。尽管在自然界里,重达数百千克、拥有强壮身体和血盆大口的熊是食物链的顶级猎手,但在人类的文化作品中,熊却扮演着萌物的形象。从维尼熊、泰迪熊,到熊本熊,哪一个都让我忍不住想要“熊抱”一下。虽然小熊们已经多到让我抱不过来了,但是最近我又发现,前不久上映的电影《帕丁顿熊2》里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熊!
小熊从哪儿来?
帕丁顿是一只会和人友善地打招呼、戴着红色帽子的小熊。别看他生活在伦敦,他的故乡可是在地球另一边的秘鲁。他是怎么不远万里来到伦敦的呢?
很久以前,一位英国博物学家发现了帕丁顿的族群——这是一种从未被人发现过的熊。激动的博物学家想要把熊抓回去做成标本,却忽视了近在咫尺的毒蝎子,多亏善良的熊伸出了援手。出于感恩,博物学家没有捕捉熊,还向小熊们介绍了自己的故乡——伦敦,并欢迎他们来伦敦做客。
多年之后,一场森林地震破坏了小熊们的家园,于是帕丁顿启程前往伦敦寻找新家,其间发生了一系列趣事,最终善良的帕丁顿被布朗一家收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人见人爱的帕丁顿却被博物馆馆长莉森特抓走了,而莉森特正是当年发现帕丁顿族群的博物学家的女儿,她竟然要将帕丁顿做成标本!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说说林奈老爷子和分类学的故事了。
“幕后黑手”是林奈老爷子
卡尔·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我们如今使用“界”“门”“纲”“目”“科”“属”“种”来精确定义一个物种的分类规则,就是由林奈老爷子提出的。而一个新物种的发现,也要根据这个物种的形态结构,将它归类到相应的各个分类学单位中。
想要发表一个新物种,必须要有一个新物种的“正模标本”,并且详细地描述新发现的物种和已知物种之间的差别。莉森特的父亲就是因为没有带回熊的标本而不能发布新的物种。所以莉森特觉得,若想发布这个新物种,至少要有一个正模标本才行。
其实莉森特不必这样做,我有个办法,既能保证小帕丁顿的生命安全,又能发表新的物种。那就是新物种的正模标本也可以选用物种身体的一部分来制作,不一定要一具完整的躯体。一些濒危的新物种被发现时,采集标本会对这一种群的延续造成压力,这时就可以利用羽毛或者毛发作为正模标本,然后用照片对新物种进行描述,从而发布这一物种。现在,我们还可以利用基因测序来证明新物种和已知物种的遗传差别,从而确定新物种的身份。
所以以现在的科技,想要发布帕丁顿熊的新物种,大可不必伤害小帕丁顿。但是在老博物学家的年代,为了让民众认识、了解新的物种,从而保护它们,将动物做成标本也是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