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
2022-01-14 16:01:00生物科技的下一个10年,核酸药物有望成为继小分子和单抗之后的第三大类型药物。

近年来,核糖核酸(RNA)药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有7个反义寡核苷酸(ASO)、2个小干扰RNA(siRNA)及1个核酸适配体(Aptamer)上市,还有50多个处于临床试验的各个阶段。其中,Inclisiran可能成为第一个进入慢性病用药市场的siRNA药物。纵观RNA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将其分为科技和商业两个方面。
RNA药物科技的发展
首先,RNA药物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靶点局限在肝脏。虽然通过局部注射,在眼睛和中枢神经等其他组织有成功案例,但是疗效和安全性不尽如人意。继续改造核酸分子的化学结构、优化核酸系列的排列组合、针对不同靶点选择合适的化学结构是RNA药物发展持续努力的方向。突破肝脏局限最大的希望在于递送技术的发展,包括改善脂质纳米颗粒(LNP)的设计和结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破解内吞体逃逸的机制。如果能够突破内吞体逃逸,药物剂量即可大大降低,许多困扰RNA药物的问题如非天然核酸的副作用、免疫反应等将迎刃而解。
其次,促进蛋白表达的非信使核糖核酸药物发展相对滞后,如ASO、“RNA激活”(RNAa)等。外源性mRNA有局限性,如有时不能被正确折叠和修饰。因此,提高内源蛋白表达的RNA“激动剂”有独特的价值。第一个RNAa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通过上调转录因子CEBPA治疗肝癌。相信随着递送技术的完善,该类药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RNA药物的应用范围需要拓展。2019年,已有研究报道一种靶向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核心元件sgRNA的核酸药物,该药物可以抑制CRISPR/Cas9的功能,有望被用作基因编辑的解毒剂。
RNA药物商业的发展
在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siRNA药物的1年用药量可以降到100 mg以下,给药频率是每年2次。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信使核糖核酸和ASO等药物的设计变得容易。其生产可以委托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费用收取较为合理。唯一需要优化的是制剂的研发和药物的测试。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环节极有可能模块化。目前的大数据、基因测序、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必将进一步推动核酸药物的发展。
此外,RNA药物将带来“单患者”时代。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肿瘤个性化疫苗,因为这些疫苗是根据每名患者所特有的肿瘤新生抗原所设计的mRNA,已经带有“单患者”的特点。“单患者”是个性化药物或者说是精准医疗的极致,这个时代的开启显然是RNA药物发展技术所推动的。
总之,深入理解RNA的生物学是推动该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RNA既可以是靶点也可以是药物本身。下个10年,核酸药物有望成为继小分子和单抗之后的第三大类型药物。
谢雨礼,微境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本文来自《张江科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