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让血液更清澈
2021-05-10 18:59:00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血液黏稠
虽然饱和脂肪酸也是入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但是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会让血液变得黏稠,继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要对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
人每天脂肪的摄入量为总热量的20%-30%,而饱和脂肪酸摄入要低于脂肪摄入量的50%,所以每天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最好不超过总热量的15%,摄入过量就会使血脂升高,成为血管病的主要诱因之一。但是,不管是饱和脂肪酸还是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都有害健康。
饱和脂肪酸
优点:耐高温,稳定性好。
缺点:摄入过多易导致血脂异常。
单不饱和脂肪酸
优点:调节血脂、降血糖,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缺点:含量少。
多不饱和脂肪酸
优点:含有人体必需又无法自己合成的ω-3和ω-6脂肪酸,有助于防止血栓生成,延缓衰老。
缺点:稳定性不好,易氧化
站在脂肪酸的角度买食用油
一般动物油中含饱和脂肪酸较多,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所以建议多选用植物油烹饪。饱和脂肪酸耐高温,通常使用动物油脂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做煎炸食物;单不饱和脂肪酸烟点低,适于凉拌生食;多不饱和脂肪酸高温中易氧化,适用于炒菜。因此不同的植物油选用不同的烹饪方式更利于健康。
鱼类有助于预防血栓、心脏病的发生
鱼肉中的脂肪和畜肉脂肪不一样:畜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多数,经常过多摄入容易影响血管的结构和血液的健康。而鱼肉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EPA、ALA等,它们对降低血管炎症反应、降低血胆固醇水平以及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危险等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常见的几种鱼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
鲫鱼,不饱和脂肪酸占58.3%;带鱼,不饱和脂肪酸占48%;三文鱼,不饱和脂肪酸占71%;鳕鱼,不饱和脂肪酸占80.9%。
文/杨力
本文来自《科学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