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现代“蕨类植物之王”
2022-08-26 07:30:00如果有幸走进云南西双版纳或海南岛的热带雨林,你可能会看到世界上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桫椤。桫椤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孑遗植物,起源于距今约4亿年前,它的化石曾在侏罗纪地层中被发现。由于森林的砍伐,历经沧桑的桫椤现存数量十分稀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桫椤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作为比恐龙还古老的植物,在距今大约3亿年前,高大的蕨类植物成为地球的统治者,鳞木、封印木、芦木和种子蕨等一些几十米高的蕨类植物组成了蔚为壮观的原始森林,其中也包括桫椤。后来,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与桫椤同时代的其他蕨类植物逐渐消失,变成了煤炭或化石,仅有桫椤这一幸运儿存活至今。
虽然与那些远古时代的同类无法相比,桫椤仍可被称为现代“蕨类植物之王”。桫椤又被称为“树蕨”,植株可长到6米多高,叶片很大,呈螺旋状排列在茎的顶端。与种子植物不同,桫椤既不开花,也不结果,而是靠着生长于叶片背面的孢子来繁殖后代。孢子似花粉一般,密密麻麻地生长在叶片背面,成熟后被风吹到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长成叶片状的配子体。这些配子体里孕育有精子器和颈卵器,里面分别贮藏有“精子”和“卵子”;“精子”成熟后,就会借助鞭毛在水中游到颈卵器的“卵子”处进行授精繁殖,随后长成一棵小桫椤。桫椤虽然看着外表高大,却有着极其娇贵的习性,怕干旱和寒冷,所以只能生长在温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