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们为什么不要聚会?
2020-10-15 12:26:00传染病因为容易大规模爆发而成为一种可怕的疾病。我们要控制、防御和躲避传染病的攻势,重要的就是摸清传染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最近,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昆虫与生物学系助理教授毕卓斯坦博士等人提出,传染病“喜欢扎堆”,人越多的地方它们越喜欢去。
传染病引力模型
传统的传染病预测理论认为,距离病毒流行地点最近的城镇将是下一个疫情爆发的地点。现在,奥塔·毕卓斯坦博士却对这个说法表示质疑,他认为城市对传染病的吸引力就好比星球之间的吸引力一样,越大就越有吸引力,而且吸引力的大小也随着离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毕卓斯坦博士等人在最近举行的美国生态学会的年度会议中表示,他们的研究依据流行病学、社会学和运输学的一些理论,使用物理学中的引力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毕卓斯坦博士说,大城市独具的吸引力会聚集更多的人流,病毒的流向更可能是那些距离相对较远而汇集了大量人群的大城市,而那些离病毒首发地距离较近的小城镇不一定会是病毒的下一个目标。比如说,有某种传染病在大城市A市爆发,疫情可能不会首先出现在邻近的小城市B市或者A市其他附近的小城市,而很可能是距离较远的另外一个大城市C市。毕卓斯坦博士把他的这个预测传染病疫情的方法叫做“传染病引力模型”。
为了测试他们所设计的模型,毕卓斯坦博士研究了英国1000个城市和450个乡村地区历年孩童感染麻疹的资料,资料完整记载了1940年以来这些社区每星期孩童感染麻疹的情况及疫情流行蔓延的情形。统计结果表明,大规模的麻疹往往在一个大城市爆发后不久,就会在另一个大城市大规模爆发,如果控制不好,它就会传播到更多的大城市,然后向小城市和乡村扩散。
远离病毒的可能传播地
毕卓斯坦博士还把“传染病引力模型”用于对野生动物传染病的预测,宾州大学生物系的研究生罗拉·瓦洛参与到毕卓斯坦博士的研究中,他们一起探讨犬瘟热病毒在斑海豹群中的蔓延情况,当然,斑海豹不会像人类一样会被大城市就业机会所吸引,对他们诱惑最大的是具有丰富食物的大海滩。在海滩上聚集成一群群的海豹,这种群落的大小正与海滩的大小以及附近食物的多少很大的联系。斑海豹就像会通过咳嗽在彼此之间传播犬瘟热病毒。
在1988年和2002年,斑海豹中就曾爆发过两次犬瘟热,大量北海斑海豹在这两次瘟疫中丧身。瓦洛利用定位系统和空中摄影的方式来了解海豹实际的数目,以便研究1988年的病毒爆发情况。瓦洛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传染病饮料模型”能快速准确地预测犬温热病毒在海豹群中的传播情况:越大的海豹群越容易感染犬瘟热病毒。
在完成预测感染孩童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模型之后,毕卓斯坦博士说,他们想把模型应用在成人的人口数以及具有部分免疫力的人口数,来探讨流行性感冒病毒在成人的传播路线。大城市虽然相对有较好的卫生条件和医疗条件,但是由于人口流动状况复杂多变,人群集中,成为了传染性病毒迅速蔓延的温床。
毕卓斯坦博士表示,新的研究为卫生部门预测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可以让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断病毒的传播链。
对城市居民来说,除了要保持良好的营养,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以外,在发现有病毒出现并开始蔓延的情况下,自动,尽量少到人群集中的公共场合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躲避那些“喜欢扎堆”的传染病。
文/徐娜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