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221_46369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6大黄金比例延年益寿

2017-02-21 17:03:00

  饥与饱、荤与素、寒与暖……类似对立概念常成为老人生活中的困扰。如何做到平衡?

  饥与饱 37

  几乎所有专家都建议,饭要吃到七八分饱。老人代谢能力下降,热量消耗减少,更要适当少吃。通常认为,老人早饭和午饭应吃大约八分饱;晚饭略少些,七分饱即可。

  一般建议年轻人三顿饭分配比例为442,强调晚饭少吃;但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年轻人不同,晚上睡得较早,晚饭时间通常在六七点钟,这就使前一天晚饭到第二天早饭之间的时间间隔加长,为防止老人晚上饿,可将三餐分配调整为343

  荤与素 15

  蔬菜与肉的摄入比例大约为51。在肉类选择上,禽肉和鱼肉,肌纤维相对较短,易消化,脂肪含量也低,能保护心脏,比较适合老人。吃肉时,最好保持“意犹未尽”的感觉,等觉得有些腻了可能就过量了。年纪越大,消耗越少,但老人仍需保证足够蛋白质摄入。豆类是良好蛋白质来源,建议此类食物以豆腐为主。

  粗与细 13

  老人由于消化吸收能力减弱,细粮摄入比重应比年轻人有所增加,建议将粗细粮比例调整为1213。粗粮、细粮各有好处,前者含有大量不溶性膳食纤维,热量较低;后者中膳食纤维是可溶的,热量较高,但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也相对高些。

  吃完粗粮后可多喝点水,以保证肠道正常工作;老人吃粗粮最好“细作”,比如玉米磨成面粉,做成玉米粥。小米是健脾和胃的好食物;赤小豆、白扁豆有一定辅助降糖作用;荞麦、燕麦、大豆有助降脂和软化血管。

  寒与暖 01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火不够旺,腰部、颈部、关节处大多怕冷,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更怕身体受凉而导致血管收缩。因此,除炎热夏季,在其他季节,老人都应以保暖为首要原则。

  “春捂秋冻”需改为“春捂秋也捂”。即冬春之交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夏天室温低于26℃,午休也要盖点东西;夏秋交替,可早些加衣;冬天更要保证头、颈、腰、膝不受凉。尤其患心脑血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的老人,最好白天戴个腹带,晚上用热水袋暖腰腹部,有助提高抗病能力。

  动与静 21

  动则养形,静则养神,老人锻炼应动静结合,每天分配的时间约为21

  动指每周5天,每天3060分钟运动,推荐走路锻炼。老人运动最重要是把握度,微微出汗即可。静指静养,可每天早晚进行,每天1030分钟。看书看报、聊天下棋有健脑作用,也属静养的一种。不论看书、下棋,都最好半小时就起来走动。

  白天睡与晚上睡 17

  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最好时机,老人虽不像年轻人消耗大,但也需每天78小时睡眠。特别是睡眠质量下降的老人,更要保证足够时间。老人白天以不超过1小时为限,晚上保证睡67个小时。

上一篇:喝点米茶补补肾
下一篇:网上的心理测试 和医院心理科的测试一样吗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