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购药品,靠谱吗
2016-11-18 09:54:08说起来,小李算是海淘一族,买进口食品,淘衣服箱包,连宝宝的尿布奶粉都会在网上海淘。小李觉得海淘虽然麻烦,但东西却价廉物美。最近她又发现了海淘新方向——药品。
小李在网上看到有妈妈分享说海淘的某款宝宝用的樱桃味咳嗽药水,效果不错,口感又好,宝宝喝药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抵触。于是,小李也在网上淘了几瓶这款药打算备着。拿到这盒药以后,小李仔细看了看,发现这药没有标识进口药品注册证号,其外包装、标签、说明书上均无中文标识。小李嘀咕起来:“这药靠谱吗?”
未经批准进口,就是假药
白人和黄种人的体质不一样,剂量、疗程、给药方法和途径都有差别。基因差异还可能导致体内代谢酶的不同,影响药物代谢。因此,进口药品要取得在中国售卖的资质,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临床试验,总结出适合中国人群的用法用量。
从国外合法进入我国市场流通的药品,均应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进口药品注册批件,并在药品外包装上标注批准文号。目前,国家正式进口的药品都能够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查询到。
但大部分海外代购药品并未经国家批准,没有在国内通过毒理、药理评价和临床研究,不一定符合中国人的用药标准,对健康存在隐患,如服用后发生不良反应,则后续治疗和处理上将面临诸多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或未经检验即销售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第二天,小李就对她的海淘朋友们提醒,药品不是寻常物,还得小心为妙。这种没有批准文号的药品,没有安全保障,谁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冒险。先不说这药适不适合我们的用药标准,万一这药是黑窝点生产的,来路不明的药,这谁敢吃呀!
小李又想到:“药品不是还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吗?处方药不是必须得去医院配药的吗?怎么网上也可以买了?”
网上禁止销售处方药
药品是特殊商品,各国都对处方药销售有严格管理要求,不凭当地医师处方不能从正规渠道买到。因此,网上代购处方药的采购渠道十分可疑,真假和质量毫无保证。海外代购药多是外文说明书,如果看不懂,也没有医嘱,很容易用错。还有一些药物在服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监测药物对身体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并据此不断调整药物的用量或者换药,否则容易给身体带来药源性伤害。
根据《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互联网禁止销售处方药。在网上销售非处方药也必须经过监管部门的批准,有相关的资质证明方可销售。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具有网上销售非处方药资质的药品零售企业的详细名单,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如需网上购药,应选择上述合法企业购买,且应是非处方药。
经过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小李知道了,药品的销售和来源有着严格的制度和法规来保证其安全。小李再也不敢随便在网上买药品了,就怕一不小心买到假药;更不敢买处方药,因为处方药还得遵医嘱,可不能自行服用。
过了几天,小李又找到一个“靠谱”的海外代购渠道。小李的朋友经常出国出差,表示可以去当地药店买点非处方药带回来给小李。
这可行吗?
药品质量管理有风险
药品是特殊商品,整个生产、制造以及储存、运输等过程都要在《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企业管理规范》(GSP)标准下进行。代购药品是否满足质量标准,消费者无从判断。许多药品需要避光、冷藏、防潮储存,但普通快递或自行携带很难达到药品配送质量要求,在途中的风险难以管控,出现质量问题难以界定责任。
此外,根据《药品进口管理办法》规定,个人可以随身携带药品入境使用,但是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并接受海关监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未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进口国外生产的药品,如果用于销售,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少量购买用于自用,其用药风险和安全隐患需由消费者个人承担。
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
1.海外代购药品有风险,不要盲目购买使用这类药品,以免上当受骗,甚至威胁生命健康;
2.网上购买药品应前往具有网上销售资质的药品零售企业购买非处方药。
3.如发现销售类似产品的行为,应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及时开展调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药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