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皮肤瘙痒应对有方
2009-12-11 20:16:41皮肤瘙痒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根据皮肤瘙痒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全身性瘙痒多见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初可局限于四肢或胸背部,以后逐渐扩展至全身。瘙痒发作多为阵发性,尤以晚间为重,血糖控制不稳定或情绪变化可诱发或加重瘙痒。由于经常搔抓,局部皮肤可出现抓痕、血痂、苔藓样变,甚者有溃破、感染等表现。局限性瘙痒多位于女阴、阴囊、肛门等部位,常与局部念珠菌感染有关。因瘙痒难忍而自行搔抓阴蒂及阴道黏膜,可出现红肿、糜烂;外阴及肛周皮肤可出现肥厚及湿疹样改变。此外,由于瘙痒影响睡眠,可导致头晕、乏力、记忆力差、食欲不振等神经衰弱的一系列表现。如何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
做好皮肤的日常护理
1.避免搔抓、摩擦皮肤,以免抓伤皮肤引起溃破和感染。
2.保持皮肤清洁,秋冬季洗浴宜每周2次,浴水温度37℃~40℃,选择中性护肤皂,浴后适量涂抹润肤霜。
3.贴身衣服穿纯棉制品,避免穿着化纤毛织品。
4.合理休息,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焦虑和运动。
5.忌饮酒及吃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少喝咖啡和浓茶,饮食宜清淡。
规范治疗
控制血糖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好血糖,这是改善瘙痒症状的基础。
规范治疗瘙痒在皮肤科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发病季节及个体情况的不同选择治疗方法。
1.选择外用药物
轻度瘙痒者可外用止痒性洗剂、霜剂等。严重皮肤瘙痒不伴感染者,可外用弱、中效皮质激素软膏。伴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外阴瘙痒,可局部使用抗真菌药。
2.选择内服药物
全身性瘙痒可内服抗组胺类药物,补充钙剂、维生素C等。此外,尚可补充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
3.物理治疗
全身性瘙痒病可行紫外线照射、药物熏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