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骨龄检测, 处处都是“坑”
2021-05-18 22:25:00孩子的身高,是家长的心头大患。哪怕孩子只是比同龄人矮一点,都容易焦心。
儿科朱顺叶医生发现,常有家长带孩子来测骨龄,希望预测孩子未来的身高。
有些家长还把孩子的骨龄X光片委托给网上的骨龄检测机构,让他们帮忙预测身高。
这样做,可能没必要,还容易“掉坑”。
其实,有些孩子不必测
“若孩子平时生长发育没问题,外观正常,身高正常,性发育也正常,不建议家长平白无故带孩子去测骨龄,没必要。”朱顺叶医生说。
临床上,朱顺叶医生会结合孩子的身高、年龄和性发育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如果评估显示,孩子生长发育正常,她会向家长坦言,不需要测骨龄。
部分家长觉得,哪怕孩子发育正常,也想测一下骨龄,预测孩子未来的身高。
朱顺叶医生认为,这样可能徒增焦虑。
“身高与骨龄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骨龄固然可预测出一个身高范围,但并不代表孩子最后只能长这么高。
测骨龄,就是给手掌“拍照”
医生可通过左手手腕部位的X光片,观察骨骼的成熟程度来确定骨龄,以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
哪些孩子需要测骨龄?
·孩子比同龄人矮一截,或高一截。
·孩子生长速度慢,比如3~10岁的孩子,年生长速度低于4~5厘米。
·孩子性早熟(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性发育延迟(女孩14岁后,男孩15岁后还未出现性发育征象)。
同一张骨龄片,为什么不同医生得出的骨龄结果不同?
医生的经验水平有差异,给出的骨龄评估结果会出现一定误差。总体而言,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值在一岁以内,都属正常。
光靠骨龄X光片预测身高,很容易误判
有的家长会特地花钱,把孩子的骨龄X光片交给网络骨龄检测机构,来预测身高。
有些则会在百度贴吧“骨龄吧”里,上传孩子的骨龄X光片,咨询网友。贴吧规模不小,关注人数达两千多人。
对此,朱顺叶医生认为非常不靠谱。准确度,是一大忧虑。
“骨龄判断,一定要结合临床。需要结合专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维度去综合判断。”否则,容易误判。
朱顺叶医生打了个比方,一个10岁的孩子,只有8岁孩子那样的身高,情况属于生长迟缓,需要及时治疗。
但如果看骨龄测定会发现,孩子的骨龄只有5岁,却拥有了8岁孩子的身高。
“这就会出现严重的误导,让家长形成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孩子还有很大的生长潜力,以后会长得很高。”
结果,孩子本来应该去看医生,却没去就诊,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4个常见陷阱,别中招了
据介绍,测算骨龄数据50元,加预测未来身高70元;全套服务100元,包括测骨龄,预测未来身高,语音分析解答并建议方案一次。
·声称是“生长发育资深专家”,实际难以求证
记者发现,有一个骨龄检测机构在网上最为活跃。
据介绍,这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重庆公司,在成都、合肥、南昌等地设有分部。
面且,机构里的骨龄鉴定专家身份来头并不小: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在骨龄测定方面有20年经验,获得骨龄鉴定A级资格证。
不过所有信息,都来自该机构的自说自话,找不到权威第三方资料来证实。
·一边做着伪科普,一边割韭菜
在网上搜索“骨龄检测”的相关科普文章,有不少皆来自该骨龄检测机构。
一边,这些科普文章不断在向家长强调做骨龄检测的重要性,还会配上经典案例解析,让人觉得非常真实。
另一边,文章最后往往会指引家长添加微信咨询,最后是迈向收费这一环。
一次消费后,专家还会建议家长,每三个月或半年再带孩子复查一次,引导二次消费。
好评不少,大家都说“专家耐心专业,评估准确”。殊不知,这些好评都可以刷出来。
·以测骨龄为名,实则推销保健品
除了测骨龄收费,这类机构还有一条生财之道——卖增高保健品。
有网友曾在网上咨询:“在南昌××骨龄检测科研所买了三千多元钱的保健品,我怀疑被骗了,怎样举报?”
·机构检测更专业?忽悠
有机构宣称:他们采用的骨龄评估方法是最新的“中华05标准”,结果更精准,且还有专门的“骨龄鉴定师”;医院所用的则是传统“GP图谱法”,不符合中国儿童的情况。
朱顺叶医生不同意这种说法。“GP图谱法是目前为止,全世界最统一的标准。”
至于“骨龄鉴定师”,朱顺叶医生则直言:“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记者发现,网上有“骨龄评测研习班”,要考取并不难,缴费培训后即可获得证书。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