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睡眠新说
2008-12-28 14:48:01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睡眠就不好了。”
“我总是睡不到8小时,虽然我觉得已经睡够了。”
“夜晚一听见孩子哭,我就应该立刻去哄他。”
……
对于睡眠,总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左右着我们,那么,这些说法正确吗?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说法1:睡不好并不是孩子惹的祸
许多睡眠不好的人将问题简单地归咎于孩子,初为人父或人母,更免不了抱怨自己的睡眠被小家伙搞得一团糟。但英国的学者研究发现,许多家长一夜醒若干次的经历,也许根本就和自己的孩子无关。
没有孩子之前,若夜里没睡好,人们往往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但有了孩子以后,人的生物钟受到考验,年轻的父母们总是担心自己夜里被孩子吵醒而睡不好觉,同时又担心夜间对孩子照顾不周,因而处于双倍的焦虑之中,这时他们往往会忽略其睡眠问题是自己焦虑所致,而一味地强调孩子的原因。
说法2:并不存在一个对人人都适用的标准睡眠时间
通常成人能睡8个小时便被认为是充足的睡眠,但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对任何人都适用的标准睡眠时间。人们对睡眠的需要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说法3:建立睡眠模式从婴儿开始
英国专家认为,人们在童年时代形成的睡眠模式很可能会一生相伴。父母应放手让婴儿建立自己的睡眠规律,只要婴儿吃得饱饱的没有尿裤子,就别管他们,不能一听见婴儿哭就安抚婴儿,这种做法事实上是在鼓励孩子继续用这种手段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成人也应建立自己的睡眠规律,如果夜里醒来后睡不着,别强迫自己入睡,而是应该起来安静地做一些事,如阅读,一直到困了再睡。如果再次醒来,那就再起床,但一定要确保每天清晨同一时间开始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