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藏在你家里的致癌物
2013-09-30 21:40:29揪出藏在你家里的致癌物
文/乐为 指导专家/董金狮 教授 编辑/吴钰 荣鑫 设计/小杰
其实,我们身边隐藏了很多消费者并不大了解的有毒物质。前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有关人体内分泌的报告,称奶瓶、玩具、家电、沙发、地毯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存在双酚A、塑化剂、溴化阻燃剂等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癌症、哮喘等疾病。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些“隐形杀手”的神秘面纱,保卫我们的健康。
危险物NO.1:塑化剂
塑化剂对人体有何危害?
有研究发现,与塑化剂接触较多的人群,如从事PVC(聚氯乙烯)塑料生产行业的人,肿瘤、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此外,塑化剂对肝脏、心脏等人体器官以及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并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此前,有消息称,塑化剂可能会引起男性内分泌紊乱,导致精子数量减少、生殖能力下降;女性则容易发生月经紊乱或不孕不育、自然流产等。但是,根据截止到目前的研究结果,塑化剂可干扰啮齿类动物的繁殖能力,但是缺少证明对人类生殖功能产生损害的直接证据。
塑化剂隐藏在哪里?
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玩具、保鲜膜等日常用品;口红、指甲油等化妆品以及PVC地板、油漆等装修材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塑化剂。一般常使用的保鲜膜,一种是无添加剂的PE(聚乙烯)材料,但其黏性较差;另一种广被使用的是PVC(聚氯乙烯)保鲜膜,有大量的塑化剂,以让PVC材质变得柔软且增加黏度,非常适合生鲜食品的包装。
危险物NO.2:双酚A
双酚A对人体有何危害?
欧盟认为含双酚A的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
双酚A隐藏在哪里?
双酚A是PC和环氧树脂的重要单体。PC塑料质地透明、耐摔,广泛应用于许多消费品,比如水杯、婴儿餐具、体育器械、医疗器械、光盘和家用电器。环氧树脂通常用于一些食品和饮料罐的内涂层。因此,可以说BPA无处不在。专家称,双酚A可通过食品包装、容器或塑料薄膜深入食品和饮料中,这些物品的反复使用或暴露在高热环境会导致双酚A的浸出,进而被人体摄入。
危险物NO.3溴化阻燃剂
溴化阻燃剂对人体有何危害?
大多数溴化阻燃剂在环境中很稳定,尤其是有些PBDEs的生物积聚性很强。长期接触会妨碍大脑和骨骼的发育,这可能会导致对神经系统和行为能力永久性的影响,如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减退。溴化阻燃剂还会危害荷尔蒙系统,它们也是在雌激素通道上对内分泌潜在的阻碍。通过动物试验,研究人员发现某些溴化阻燃剂还会导致发育迟缓、青春期滞后,对肝部和胎儿发育以及免疫系统有不良影响。此外,所有含溴化阻燃剂的产品在被焚化时都会形成二恶英和呋喃,它们是严重的致癌物。
溴化阻燃剂隐藏在哪里?
电子产业是溴化阻燃剂最大的使用者。以电脑为例,电脑中就有以下部分会用到含溴阻燃剂:印刷电路板、零件(如连接器)、塑胶外壳及缆线。溴化阻燃剂也用在许多产品中,包括电视机的塑胶壳、地毯、涂料、沙发垫衬物、及厨房的电器。
如何降低这些有害物的危害?
对于现代人而言,完全避开塑化剂、双酚A、溴化阻燃剂等有害物质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远离它们,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有害物对我们的危害。
1.不要用软脂聚氯乙烯材料的物品盛放热水或热饭。
2.少吃方便包装食品,尤其是桶装方便面。
3.少用一次性餐具。
4.不要带着保鲜膜加热食品。
5.尽量不要使用气味大的电子产品。
6.尽量不要长期使用塑料制品盛放食品,改用陶瓷、玻璃等替代品。
塑料产品底部的7个数字,你不得不知!
合格的塑料产品底部都有1个三角符号,中间标有数字,消费者可通过数字1~7判断其材质。以下是“1~7” 分别代表的材质及其特点:
·PET(涤纶树脂)
提示:多用于生产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温度超过
·HDPE(高密度聚乙烯塑料)
提示:多用于生产盛放清洁用品、沐浴用品的容器,不要循环使用。
·PVC(聚氯乙烯)
提示:最好不要购买。
·LDPE(低密度聚乙烯塑料)
提示:多用于生产塑料膜、保鲜膜等,不耐高温,不要加热使用。
·PP(聚丙烯)
提示:微波炉餐盒的原材料,清洁时要小心,避免刮破餐盒。
·PS(聚苯乙烯)
提示:不能用于微波炉加热,不能盛放酸碱性较强的物质。
·PC(聚碳酸酯)
提示:不耐高温,不能加热,要避免阳光直射。
董金狮 教授
经历/著名食品安全专家,环保专家,教授,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