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句台词相信大家最熟悉不过了,
“假传圣旨”的桥段我们也常常见到,
但这只是编剧开的脑洞,
因为在真实的历史里,
不管是圣旨还是纸钞
可不是那么容易伪造的。
所以,作为一名古装剧迷(划掉)
“资深”小编,
就要大胆的向小伙伴们发问了:
咳!咳!你知道古代的圣旨、银票是怎么防伪的?那你知道现代纸币有什么防伪高科技吗?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探索一下吧!
万万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圣旨”
讨论圣旨咱得先说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经典“开场白”。
据史料记载,最早在圣旨开头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所以,在明代以前喊出这句话的电视剧都是在耍!流!氓!
说完“开场白”,咱们回到正题,古代的圣旨、纸钞都是如何防伪的?
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圣旨一般长这样↓↓
(某电视剧宣传图)
其实很多圣旨的长度都十分惊人,两米、三米、五米……各种长度的都有,但宽度一般都在33厘米左右。清朝时,圣旨需要用满汉双文书写,所以出现5米以上的长度也不足为怪。
圣旨的颜色其实也可以“五颜六色”。清朝时,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的。五品以下的颜色一般为单一的纯白绫。级别越高,颜色就越多,最高等的是七色圣旨。
光绪圣旨
光绪皇帝赐给要臣黄昌年的五色圣旨
(图片来源:芒果v直播栏目截图)
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
一品为玉轴、
二品为黑犀牛角轴、
三品为金轴、
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六品及以下全为乌木轴。
就颜色和轴柄来说,一道普通的圣旨就可以搞晕人了,可是难的还在后头。圣旨的材料也非比寻常,都是用上好蚕丝织成的绫锦织品,这种织品多为贡品,产量低,极其难得。
明嘉靖皇帝的圣旨
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布料上也会布满了祥云图案,(就像今天的防伪水印一样)。
人民币的防伪水印
有的朝代,圣旨上的第一个文字必须要写在右上角的第一朵祥云之上,如果仿造之人不知道这些小技巧,有可能在第一个字上就显露了马脚。
圣旨太过高端,一般人接触不到,也就难以仿制。但在古代,有这么一种东西,到处通行,全民使用,那就是——纸钞。
古人又是怎么给纸钞防伪的呢?
古人对纸币防伪操碎了心
我国是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在宋朝时期,出现了最早的纸钞——交子。
交子一出,一些别有心思的人就动了歪念,毕竟纸钞相对金、银、铜而言,其造假难度与成本比较低。
事实上也的确“假钞满天飞”过。据《宋史》记载,“官交子”发行不到20年,市面上就已经出现了“伪交子”,扰乱市场经济,各地转运使一度“欲废不用”。
不过携带方便的纸钞该用还是得用,要如何防伪呢?
李攸《李朝事实录》曾这样描述交子:“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也就是说,交子上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不同图案,图形复杂且暗藏记号,颜色使用红、黑等多种颜色,使得不容易伪造。
交子
用纸一直是银票防伪中关键的一环,宋朝专用川纸来印刷纸钞,《马可波罗行记》提到过元朝的纸钞主要用的是桑皮纸,明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也使用的是桑皮纸。这些纸张墨韵层次鲜明,难以仿造,民间也是禁止采购的。
桑纸
桑皮纸的制作十分复杂,需要将桑树皮剥下,然后将桑树皮和质间的一层极薄的内皮取下浸泡在水中,捣烂至浆状,最后铺开阴干成纸钞的原料。
此外,在造纸过程中,还能通过丝网的变化,人为地使纸桨的密度和厚度不均匀,从而形成只有对光可见的夹层下图案。现代钞票的水印防伪技术,也是从此而来。
使用专用纸并不能杜绝伪钞,提高印刷防伪技术成为必然。宋代,率先使用铜版印刷,放弃传统的木版印刷。铜质钞版印制不仅加大制版成本,还可增加伪造难度。在铜版上雕刻,非专业人员是刻不好的。而且印钞的印版也是更换频繁,甚至规定有印版使用期只为一年,期限一到就更换新版。
熟悉现代纸钞防伪的朋友肯定都知道,纸钞上有许多放大镜下都未必能看清的精美花纹,这许多都是手工绘制再刻于印版上的,其作用就是防伪。
古代银票也有类似的设计,银票上往往印有精细的花纹,大部分都是手工雕刻,房屋、花鸟甚至名人字画都可以用来防伪。
明清时期,为了防伪,晋商还专门设计了微雕章,所谓微雕就是将极细密的内容文字或图案刻在一方正常大小的印章内,而微雕内容,则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而且,还不是节选,是全文!
清朝的新钞发于各省布政司要钤印记,各府、县也要签押印证,然后发于钱庄,让作伪者不易临摹。
《东方收藏》期刊2018年第04期
就是这样层层相加,才使得纸币的辨识度较高,避免假钞出现。可以说很多现代钱币的防伪方法,清朝时已经出现雏形。
这是晚清的纸币,与现代纸币已经十分相似。
大清银行伍圆兑换券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古人对纸钞的防伪操碎了心,现代亦不遑多让。那么,现代纸币在防伪上又下了哪些“苦功”呢?
为了防伪,现代纸币也很拼
11月5日,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正式发行。
(图为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营业部一名工作人员展示新版5元纸币)
事实上,为提升防伪技术和印制质量,人民银行于2015年11就发行了新版100元纸币,2019年8月又发行了新版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当时,唯独这5元纸币没推出新版。
直到今年7月,人民银行才掀开了新版5元纸币的神秘面纱,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印钞专用技术——双面凹印对印,展现在世人面前。
图片来源:央行微信公众号
通过双面凹印对印技术,透光观察可见正背面局部图案组成完整的对印面额数字与对印图案,触摸有凹凸感。这个首次应用在流通人民币纸币上的印钞技术,是其他面额纸币没有的,充分展示了人民币防伪技术的安全性和创新性。
此外,新版5元人民币还运用了国际印钞领域公认的先进防伪技术——光彩光变。钞票上的面额数字“5”,随着观察角度变化,其颜色在金色和绿色之间变化,并可见一条亮光带上下滚动,易于公众识别。
图片来源:央行微信公众号
双面凹印对印、数字光彩光变、图像“微缩”防伪、加大水印尺寸、底纹不规则变化……
尽管如此,但架不住有些人根本“不认钱”啊,所以,正在加速探索的数字人民币就是“福音”了。
纸钞能买的东西数字人民币也能购买。数字人民币只是将我们实体的钱财虚拟化了,将钱从拿在手里的真实感变成了存在网络之中的电子货币。
事实上,数字人民币并不是一种新的货币,它属于央行管控的数字形式上的法定货币,其实就是电子版人民币。它和纸钞、硬币等价,主要定位于M0,即流通中的现钞和硬币。
数字人民币有四大功能: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扫码支付」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常用支付平台类似。
图源:新华网
除此之外,数字人民币还支持「碰一碰」支付,这令人们使用数字人民币时,不需要网络、不需要银行账号,只要两个手机都装有DC/EP数字钱包,就可以通过「碰一碰」实现转账功能,被称为收支双方「双离线支付」,该功能基于智能手机的NFC(近场通信)模块,以及银联的标签支付技术。
目前中国银行已在该行深圳等地的内部App上,对部分内部场景支付进行试点。
拿着手机就敢“走天下”,习惯了手机支付的小伙伴们,数字人民币真的要来了,是不是很期待呢?
创作:中国科技馆新媒体团队
审核:谈剑烽 新媒体团队特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