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61219_45051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科技知道

寨卡疫情是由转基因蚊子引起的?

  流言:据英国《镜报》1月31日报道,批评人士认为,寨卡病毒爆发的背后,其罪魁祸首可能是2012年投放到大自然的转基因蚊子。

  真相:对这条消息,比较严谨的回应是:没有证据表明寨卡病毒疫情与转基因蚊子试验有关。如果措辞不用这么克制的话——寨卡病毒是靠蚊子传播的,而投放转基因蚊子就是为了让蚊子断子绝孙、从而杜绝包括寨卡在内的一系列蚊媒疾病,现在你说转基因蚊子引发病毒爆发?

蚊子;病毒

  将寨卡病毒爆发与转基因蚊子联系起来的说法,只是毫无根据的猜测。这则消息从信源到论据都不可靠。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经搜索可以发现,“转基因蚊子与寨卡病毒有关”的说法其实来自reddit上1月25日发布的一则网帖,而且它还发在“阴谋”(conspiracy)板块上。

  一些小报确实对这则消息进行了报道,但在比较可靠的主流严肃媒体上,没有发现支持该观点的新闻报道。相反,《卫报》等媒体在报道中已经明确批驳了这种毫无根据的阴谋论。

  在这里遭到质疑的转基因蚊子是英国生物科技公司Oxitec研发的,他们进行基因改造的对象是雄性蚊子(埃及伊蚊)。在基因改造之后,这些雄蚊子必须要依赖食物中一种人为添加的物质才能正常生存,这种物质在实验室中很容易添加,但在自然界并不存在。这些转基因雄蚊子与野生雌蚊产生的后代也会需要同样的物质才能生存,在自然界中无法获取的情况下,幼虫在成年前就会死掉。这样一来,蚊子的数量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注意,上面已经多次提到,被改造了基因的只有雄蚊子,而这些雄蚊子其实是不咬人的。埃及伊蚊确实可以传播寨卡病毒,但那些叮咬人传播疾病的雌蚊子携带的可是野生“纯天然”基因。转基因雄蚊子的后代在自然界很容易死亡,即使少部分存活下来,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基因改造会让蚊子更容易携带或传播病毒。

  原帖作者认为,寨卡病毒疫情的发生和释放转基因蚊子的时间与地点吻合,因此它们之间存在关联。

  我们很容易找到这种推断的漏洞:科学家们评估转基因蚊子效果时,往往会选择蚊子多、蚊媒疾病严重的地区,这些地方本身发生蚊媒疾病疫情的风险就更高,单是这样无法说明新疫情和转基因蚊子有关。而且事实上,这个“吻合”本身就不靠谱。

  科学家在2011年至2012年间在巴西东北部城市茹阿泽鲁释放转基因雄蚊的试验,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三年多时间,相隔这么久来说“时间相关”,实在太过牵强。蚊子的寿命很短,雌蚊寿命约有1~2月,而雄蚊的寿命不过1~3周。所以,当时释放的转基因蚊子不可能活到今天。

  而且,进行转基因雄蚊试验的地点和寨卡病毒疫情出现的地点其实也对不上。此次寨卡病毒疫情最初和主要的病例发现地是巴西东北部的沿海城市累西腓,它和开展转基因蚊子试验的茹阿泽鲁相隔将近400英里,这怎么能算是“同一个地点”呢

  在2015年4月,另一个巴西城市皮拉西卡巴也进行了转基因蚊子试验,但这一试验地点距离疫情发生地就更加遥远了。

“转基因蚊子系寨卡病毒爆发罪魁祸首”的说法只是一个缺乏科学依据的阴谋论,其中的论据也站不住脚。

  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蚊子的释放会增加疾病传播,恰恰相反,研究数据显示它是遏制蚊子的有效手段。2011年至2012年间,茹阿泽鲁实施的试验就表明,通过释放转基因雄蚊,可以使当地的蚊子数量降低95%。科学家们依然会谨慎评估转基因蚊子的效果、安全性及它们对生态的影响,不过目前看来,它很有希望成为安全有效的蚊媒疾病控制手段。

本文来自:《科技生活》周刊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北京科技报_1]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9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61219_450518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