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古埃及人养狒狒当宠物?牙石研究透露了它们的生活

一张狒狒木乃伊的照片,来自里昂汇流博物馆,编号MHNL 90001206 (图片来源:Département du Rhône, Patrick Ageneau)

许多人都知道清洁牙齿对预防牙菌斑堆积的重要性。这层在牙齿上日渐形成的薄薄的污垢由上百万个细菌组成。随着时间的累积,牙菌斑会在牙齿上形成矿物沉淀,俗称牙结石,或者牙垢,最终可能导致牙龈疾病和蛀牙。

现代口腔卫生理念和牙科医学能够轻松帮助人们预防牙结石的形成。但可以想象,生活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古人很难满足同样的口腔护理效果。这也是为什么考古学家常常会在古人牙齿上发现结石沉积物。如今,牙结石已成为研究古人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的有利线索之一。

在最近一项针对古埃及人圈养的狒狒遗骸的研究中,我们首次将这一线索应用到动物的身上。发现表明,与古人、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和野生黑猩猩相比,圈养的狒狒拥有独特的口腔微生物群落。

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可以作为古代动物口腔微生物群研究的一个起点,以后能够有更多的研究来检验古人的驯养和管理行为如何影响了动物的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相应的,这种研究也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人类和动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驯养动物

古人类的驯养和管理行为与动物们在生物学上的改变密切相关。动物们不再处于自然生态系统中,人类的干预深刻地影响了它们的饮食和繁殖。我们希望通过对牙结石的探究,了解被捕获的动物们在圈养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生活在2500年前的古埃及圈养动物的遗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资料。

这一研究也是对牙结石DNA测序技术的一次测试。结果表明,不同于其他组织,牙结石可以很好地保存古老的微生物DNA,即使在炎热地区也是如此。

我们分别对现代和古代圈养狒狒的牙结石样本进行了分析,并在它们口中发现了相近的微生物类型。

图片来源:Pixabay

古代狒狒的木乃伊标本,可追溯至法老时代晚期,收藏于法国里昂的汇流博物馆(Musée des Confluences)。这些标本来自上埃及(Upper Egypt)底比斯地区附近的考古遗址(Gabbanat el-Qurud 遗址)。它们的圈养环境尚不明确,可能在寺庙内或邻近的区域。

狒狒并不是埃及的土著动物。古代文字和图像表明,古埃及人曾远征至尼罗流域南部和“彭特之地”(Land of Punt)进行探险,这里很有可能是现在的东非或者阿拉伯半岛地区。“彭特人”将珍贵的货物和异国动植物,包括狒狒,带到了埃及进行贸易往来。当时在托特(Thoth)崇拜的影响下,狒狒被奉为“神兽”(注:托特是古埃及神话中的智慧之神)。

然而尽管狒狒享有象征意义,它们的圈养生活似乎很差强人意。手足骨折的证据表明,埃及动物们曾受到过虐待,且健康状况堪忧。对另一处考古遗址的古代野生动物遗骸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

口腔微生物群的改变

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其中一只狒狒出现了口腔感染的情况,致病菌很有可能是放线菌(Actinomycetes bacteria),并损伤了它的头骨。

这些研究推测来自于我们对狒狒牙结石中存有的细菌的DNA测序结果。这些古代动物的口腔微生物群(即口腔微生物DNA的组成)十分特别。古埃及狒狒的这种现象不同于野生非人类灵长动物黑猩猩,也不同于古人类和尼安德特人,它们都会自行觅食就像野生环境中的狒狒。这暗示了圈养生活可能影响了古埃及狒狒的口腔微生物群。

上图是狒狒的上颌骨(编号 MNHL510000509),清楚显示了犬齿后两个前臼齿上的牙结石(红箭头所示) (图片来源:Wim Van Neer)

狒狒是机会主义者,对食物的选择很灵活,但它们也极其依赖自然环境,需要从中摄取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甚至有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据观察,如今的动物园对狒狒采用的传统饮食管理,以低纤维并富含单糖(比如水果)的食物为准。如此高质量的食物供应,会对圈养群体的社会性产生影响,引发了食物为标准的社会地位优势,造成动物们攻击性增加和免疫抑制的现象,最终导致牙齿疾病。

古埃及的狒狒可能也受到了类似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狒狒社会结构的混乱,整体健康情况不佳,以及口腔微生物群的改变。

我们还在一只古埃及狒狒和一只现代动物园中的狒狒口中发现了一种可能由人类传染的细菌种类,口腔甲烷短杆菌(Methanobrevibacter oralis)。近期有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口中也有这类细菌。后续更多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这些细菌是否源自狒狒。但我们认为这一细菌是狒狒们在圈养环境中由人类感染所得,比如,通过食物共享。也有可能是古人类在喂养圈养的狒狒幼崽时,将细菌传染给了狒狒。

未来对古代野生环境和圈养条件下的灵长类动物口腔微生物群的更多研究,将可以为我们了解圈养环境对动物口腔生态学的影响提供更多见解。

我们的研究证明了“牙结石”是揭示古人类与动物间互动关系的有力工具,这包括驯养和其他形式的动物管理行为。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地中海社会考古学的史蒂芬妮·波尔歇(Stéphanie Porcier)任职于保罗-瓦莱里大学(Université Paul-Valéry, Montpellier),是该论文的共同作者,并参与本文(资料)的完成。

作者:Claudio Ottoni(罗马第一大学博士后研究助理)

翻译:阿金

审校/编辑:李光昭

来源:The Conversation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723_1052240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