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Foundry/Pixabay)
尘归尘,土归土,骨灰为钻石。这是一些公司为悲痛的逝者家属提供的纪念服务——逝者骨灰制成的钻石闪闪发亮,让人回忆起所爱之人眼中闪耀的光。
没错,科学还不能够助人永生,但是它却可以将你变成钻石——如果你了解珠宝行业,这本质上是同一件事。在全世界的科学家们为降低新冠死亡人数不断抗争的一年后,现代科技不仅为生者带来了疫苗,也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用以纪念逝者的方式。
用骨灰制作钻石
在240千米深的地幔层,天然钻石在极端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形成。数百万年来,这些宝石由于火山活动被带到了地表,被人类开采,并被视作永恒爱情的象征。1954年,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成为了第一家在实验室的高温高压环境下成功将碳转化为钻石的公司。这些人造钻石在1980年代首次进入市场。
最近,一些公司开始着手将火化后骨灰中留存的碳元素转化为钻石。这为逝者家属们提供了一个将他们失去亲人的一部分永远留在身边的方式。试想一下:与其拿着祖母传下来的戒指向你的爱人求婚,不如更直接一点,带着你的祖母向TA求婚。
(图片来源:Grown Diamond/Pixabay)
人体几乎是由氧、氢、氮、碳,这四种元素构成的。火化令前三种以气态形式存在,因此骨灰中碳含量非常高,可以提纯并用来合成钻石这种在人类社会拥有着无数传说的石头。在实验室中,碳在高温高压处理下,会像牡蛎一层层包裹沙粒形成珍珠一样,围绕钻石碎片形成结晶。
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Eterneva公司,是为家庭提供纪念宝石设计和定制的公司之一。钻石的尺寸,形状甚至是颜色都可以订制。黄色的钻石可以在加入少量氮的情况下合成,而无色透明的钻石则要求实验室确保合成过程中没有氮气进入钻石培养皿。在合成物中加入硼,可以在实验室中生成蓝色的钻石。红色、绿色和黑色则需要通过放射性辐照,改变成品钻石对光线的反射来实现。三周的辐照可以产生带一点红色的钻石,制造黑钻石则需要约两个月。
Eterneva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delle Archer说,她亲眼所见,设计并监督钻石制作的过程能帮助逝者的家庭成员度过悲痛期。他们可以让客户线上跟踪钻石产生的每一步,对于距离较近的收货地点,公司还会安排货物面交。
“我们只是痴迷于这种体验,”Archer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活动,这还能帮助人们走出悲伤,获得愈疗。”
而这一说法也引起了得州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悲伤理论学者Candi Cann的兴趣。为了拿到对愈疗有益的实际证据,Cann正在挖掘Eterneva客户的用户体验。这项正在进行的研究将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用亲人的骨灰制造一颗钻石并且佩戴它,将如何影响人们从情感上接受亲人的离世。
与此同时,通过珠宝抚平悲痛的故事比比皆是。Archer说Eterneva生产的大部分钻石都是为了那些过早失去亲人的人们,他们用儿子、女儿、丈夫或是妻子的骨灰合成了这些慰藉之石。一位女士的父亲不久前去世,他原本将在婚礼中牵着她走向新郎。这位女士便用父亲的骨灰制成了钻石,镶嵌在她的结婚戒指中,让他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仍然可以和她在一起。其他的研究也显示,与骨灰盒相比,钻石在运输或传承上的便利性使得人们更容易保持着与逝者之间的联系。
“对于父母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借此作为与孩子聊天和分享的话题。”Archer说。
“配方”很重要
对于持有疑虑的人来说,钻石的成分是最大的问题。纪念钻石遭到了来自一些传统珠宝商的抵制,他们认为这一过程就是一个骗局,因为最终得到的钻石往往只有10%来自于火化后骨灰中的碳。为了简化制作流程并将其他矿物导致的污染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准,其余90%的原料都是普通的碳。
(图片来源:Alexas_Fotos/Pixabay)
得州女子大学舞蹈专业的研究生Barbara McAlister就对合成这样的钻石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认为这是未来用于纪念伴侣的一种方式。McAlister说:“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我很喜欢这种从悲剧中产生美好的想法。”
即便她知道自己的确对那些能代表伴侣的物品有依恋感,比如对方最喜欢的衬衫——里面不含有任何来自这个人本身的成分——但是当得知钻石中只会有10%的成分来自于她伴侣的遗体时,McAlister马上动摇了。
“我认为至少有50%来自那个人的成分,我才愿意购买它。”McAlister 说,“仅含有这么小的比率感觉和其他的钻石没什么区别。”
因为补充了普通的实验室用的碳成分,Eterneva就只需要半杯火化的骨灰就可以生产出多至八种不同的钻石,起价约为3,000美元。而其他公司,包括位于美国亚特兰大的Saint Diamonds公司和瑞士的Lonite公司,也提供类似的服务。
一些公司还可以从一把头发中获取这10%的人体碳。弗雷斯诺州立大学(Fresno State University)社会学教授、宗教研究专家Tim Cupery表示,这种选择可能会吸引一些不能接受遗体火化的客户。
Cupery说,就个人而言,他可能不会选择花钱将爱人变成钻石,因为他没有对物件产生情感依赖的习惯。他的妻子最近还差点搞丢了他从曾祖母那里继承的订婚戒指。
“这真的一点都不使我感到困扰。”Cupery说,“这只是某个人或某件事曾真实存在的一种象征,但是事实上那些东西已经不在了。”
对环境有害吗?
对于有责任心的人来说,对殡葬形式的选择可能更多的受到流行趋势和可持续性价值取向的影响,而不是一颗钻石里包含了多少他们爱人的遗体。随着人们更致力于寻求将死后的碳足迹最小化,绿色殡葬等一些避免使用棺木和化学防腐剂的环保殡葬方式更加普及。
居住在佛罗里达州的生态学家Tessie Offner最近不得不为父亲的突然离世做葬礼安排。由于新冠大流行时期的限制,火化成为她家人的最佳选择。Offner认为,尽管火化这一决定很仓促,但将骨灰变成钻石却不需要那么急。
Offner说:“我认为最困难的事情是,当你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尽管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做的,但你不得不顶住压力迅速做出决策。有了这个选择之后,就没有压力了,因为你可以一直保存着骨灰,直到存够了钱将它变成钻石。”
与骨灰盒相比,Offner更欣赏钻石的便携性和耐用性;而与进行防腐和掩埋相比,这种方式对地球的影响也更低。根据 Archer 的说法,产生一颗钻石所消耗的能量与家用空调消耗的能量差不多。但是它仍然需要火化,而这往往涉及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尽管对于用碳合成钻石会产生多少碳足迹尚未可知,但这些闪着光芒、象征永恒的钻石似乎为代表着黑暗和终结的殡葬业打开了一扇门。在为因疫情而逝去的生命感到无比悲痛之时,科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途径,让他们得以分享猝然离世的亲人们的光芒。
作者:Joan Meiners
翻译:顾晨月
审校:魏潇
引进来源:Discover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