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琴鸟求偶过程中的迷惑行为


图源:Alex Maisey
当鸟群发现捕食者时,它们可能采取一种防御策略,即通过大声鸣叫吸引附近同种或不同种的鸟类作出同样的行为。有时这样一群鸟类还可能会聚集在一起,飞向捕食者或直接攻击捕食者,这种行为称为聚扰(mobbing)。研究者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期刊上,报告了雄性华丽琴鸟(Menura novaehollandiae)出乎意料的行为:它们在求偶甚至交配过程中,表现出了模仿聚扰鸟群声音的行为。
“我们的研究显示,雄性华丽琴鸟时常模仿鸟群警告声,效果极其逼真,听起来有一种环绕立体声的错觉。通过这种鸣唱,它们能传达出一种复杂而强有力的信号,提示附近可能存在捕食者,”就职于美国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的Anastasia Dalziell说道,“奇怪的是,雄性华丽琴鸟只在两种情况下模仿拟攻鸟群的声音:雄性鸟类正在进行求偶炫耀(display)而雌鸟没有交配意愿时,或是交配途中雌鸟打算提前离开时。由于这两个时间节点对雄鸟的繁殖成功率至关重要,对聚扰鸟群的模仿或许是雄鸟性行为中重要的一环。”

雄琴鸟。图源
Dalziell表示,雄性华丽琴鸟早已因模拟各类声音的高超技巧而出名,此前在网上曾流传华丽琴鸟模仿人类伐木声的逼真鸣唱,但我们仍不清楚它们惊人模拟技巧的意义是什么。
起初,Dalziell及同事想要研究的并不是华丽琴鸟对鸟群聚扰行为的效鸣(mimicry)。他们本想记录雄性华丽琴鸟响亮、复杂而又动听的独唱。可他们意外发现,雄性华丽琴鸟在求偶炫耀的结尾,总会发出没有旋律感的鸣唱声——它听起来更像是由众多鸟种构成的鸟群发出的惊恐的警报声。“它们的鸣唱模仿得十分细致、逼真,”Dalziell表示。
研究团队第二次观测到这种鸣唱,是在他们观察和记录雄性华丽琴鸟交配的时候。
“这看起来很不寻常——甚至有些荒唐,” Dalziell说道,“(后来)我们逐渐意识到,在交配过程中模仿鸟群的聚扰声似乎是华丽琴鸟的普遍行为。”她还提醒,观察华丽琴鸟的交配极为困难,“我们觉得应该录下这种奇异又复杂的行为,展示给大家。我们非常幸运能够成功录下这些资料。”
她表示,研究者仍不清楚通过这些特殊的效鸣,雄性华丽琴鸟能得到什么好处。但有证据显示,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理解雄鸟为雌鸟设下的“知觉陷阱”。通过欺骗雌性,让它们感到自己身处危险之中,雄鸟可能获得繁殖优势。因为雌鸟需要时刻对捕食者保持警惕,她们不可能忽视这种模仿的警报声。通过这种鸣唱,“雄鸟就像是告诉雌鸟:‘乖,外面多危险啊,留下来跟我待在一起吧。’”Dalziell说。这种拖延技巧可能促成交配行为,或者延长交配进行的时间,保证雌鸟成功受精。这项发现不仅有趣,还促使科学家们对鸟类的效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图源
Dalziell表示:“在过去,生物学家们认为效鸣行为一般只涉及三个主体:模仿者、信号接收者及模仿对象。但我们的研究中,华丽琴鸟同时模仿了由多物种、多个体组成的一整个生态场景。”
这项研究还显示,繁复的鸟类鸣唱传达的不总是真实的信号。研究人员指出,鸣唱还可能由两性间的冲突和欺骗所驱动,这与传统解释存在着极大差异,传统观点认为鸟类鸣唱的演化是由雌鸟对于雄鸟的偏好驱动的。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计划探究雌鸟对于这种效鸣与真正的鸟群聚扰叫声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他们还想了解效鸣对于雄鸟的益处究竟是什么。
此外,研究者还有许多其他的疑问。Dalziell说,他们还观察到华丽琴鸟的另一种奇怪行为:在交配过程中,雄鸟会将翅膀覆盖在雌鸟头上。“这些雄鸟蒙住雌鸟的眼睛,是为了不让它们看穿自己的欺骗行为吗?”
翻译:李姗珊
审校:戚译引
引进来源:CELL PRESS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325_1044934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