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由于COVID-19正在影响着全世界的生活——一项新的骨骼研究重现了古老的传染病,评估了在病原体蔓延导致的传播率下降的帮助下,人类抵抗麻风病(leprosy)、肺结核(tuberculosis)和密螺旋体病(treponematoses)的进化能力。
研究人员称在古代,病菌通过变异来入侵尽可能多的新宿主,以达到繁殖的目的,但与此同时带来的结果便是疾病的严重程度下降了。
一份由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考古学兼职教授Maciej Hennerberg和Teghan Lucas博士,以及来自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的Kara Holloway-Kew博士发表在PLOS ONE杂志的分析报告,分析了约70000个古代骨骼样本的数据,重点是其中象征病菌感染的记号,该报告揭示了更多关于古代传染病传播的真相。
(图片来源:Pixabay)
世界闻名解剖学家和生物人类学家Henneberg教授说道:“病原体可以杀死人类宿主,但也可以入侵宿主但不致其死亡,这样能够让病原体有机会存活、繁殖和传播。肺结核、密螺旋体病和麻风病都是广泛传播的慢性传染病,这些疾病的病菌都不会使宿主立刻死亡。”
在跨度为200代的记录中,关于人类宿主和病原体协同进化的例子主要为肺结核、密螺旋体病和麻风病这三种疾病。
“协同进化让疾病和人类宿主对双方都有好处,这使三种疾病的传播都减弱了。从5000年前至现代医学出现,人类骨骼的迹象表明,肺结核变得越来越不常见,在中世纪末欧洲的麻风病数量减少了,在北美密螺旋体病病例也下降了,在欧洲人入侵北美的前一年下降尤为明显。”
(图片来源:Pixabay)
弗林德斯大学的Teghan Luca博士称,这项研究表明了病菌是否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继续传播而变得传播性更强但更不致命。
“从进化的角度而言,病原体为了自身生存从而减轻对其赖以生存的宿主的伤害是很合理的,因此传播性强似乎只是暂时的进化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宿主的伤害会变小,就像我们研究的肺结核、密螺旋体病、麻风病这三种疾病一样。”
“古生物病理学正在成为一门越来越流行的学科,这一领域的学者通过观察古代人类硬组织上显现的疾病特征来研究疾病,因为疾病保存的时间和骨骼存在的时间一样长。有了在骨骼上保存下来的病理学特征,早在发现标本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追溯到这三大传染病的协同进化过程。”
翻译:雷兰昕
审校:张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