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特殊的超导钡超氢化物

 
科学家们合成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超导钡超氢化物。图片来源:Pavel Odinev,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学院
来自俄罗斯、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进行预测并通过实验,得到了一种新型超导钡超氢化物。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室温超导体。起初,人们对金属氢寄予厚望,但后来证实,固体金属氢只有在几百万个大气压的极高压力下才能成为超导物质。随后,化学家尝试在氢中加入其他元素,希望在难度较小的条件下稳定金属态,从而达到超导性。包括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Artem R. Oganov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内的科学家,预测并实验获得了一系列含有大量氢原子的化合物,如ThH9和ThH10 PrH9、NdH7、NdH9、YH6等。然而,在对于这种奇异氢化物的竞赛中,人们仍在寻求有更高的氢含量,甚至是更高超导转变温度的物质。
在他们最新的研究中,来自Oganov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与他们来自中美的同事利用Oganov及其学生开发的独特理论方法,在其USPEX代码环境下分析了所有可能的氢化钡。

图片来源:Pixabay
最终,他们选择了一种氢含量最高的化合物BaH12。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得到了这种化合物,证明了它的超导性,并研究了它的晶体结构。BaH12是一种相当不可思议的化合物,它的结构是由含有2个和3个氢原子的分子团组成,这些分子团起着分子超导体的作用。
由于其分子结构,BaH12不是高温超导体:其临界温度为-253℃。这项研究标志着了解何种结构可以在实际设备中用作室温超导体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图片来源:Pixabay
2020年10月14日,美国科学家报告发现了室温超导体,开启了室温超导时代。新的超导体组成尚未公开,但其室温超导性已被令人信服地证明。百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回想一下,100多年前,人们首次在-269℃的水银中观察到超导性。这种新材料不太可能立即应用于实际,因为它只能在近300万个大气压的极高压下合成极微小的量。
“我们应该继续寻找新材料并研究其特性,终有一天我们将找到在常压下实现室温超导的方法。”Oganov表示。
翻译:曾欣欣
审校:董子晨曦
引进来源: 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学院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206_1042310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