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关于电子偶素精细结构的难题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电子偶素是由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电子的反粒子)组成的类氢原子。 由于电子偶素不包含质子或中子,核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原子可以只用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 ,QED),即经典电磁学的量子对应产物来精确描述。因此,电子偶素是一个测试量子电动力学绝佳的系统,并可能借此找到与标准模型不符的物理偏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大卫·卡西迪及其同事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描述了正电子素的“精细结构”,并揭示了其与量子电动力学预测的差异。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原子的精细结构描述了由于电子自旋和相对论效应而导致的能级断层。 精确地测量正电子素很有挑战性,因为该系统在产生后的数百纳秒内就会湮灭。 经过25年的测量,卡西迪和他的同事首次报告了新的精细结构测量结果。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他们为提高精准度和减少系统实验误差所采取的步骤。具体来说,他们使用激光来选择性地制备处于电子态的电子偶素,从而延长其寿命。 通过冷却处理原子,他们让会使原子谱线变宽的多普勒效应最小化。 此外,他们还使用低功率微波测量了这些跃迁,而这些微波不会显著改变原子能级。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该研究小组表示,观测到的特定电子偶素跃迁的频率比量子电动力学所预测的频率约大千分之一——这一差异大大超过了预估的误差范围。 随着实验过程的进一步改善,对这种转变和其他转变的测量可能很快就能解释这种偏差并进行评估它是否意味着全新的物理学。
作者:Matteo Rini
翻译:叶欢仪
审校:贺旎妮
引进来源:美国物理学会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01118_1037473_taonews.html